如今凉州叛乱牵制了朝廷不少精力,残留的黄巾军要是不闹出点动静,那才是真的有问题。
“朝中主力,如今都在凉州平叛。”
“倘若黄巾贼再掀波澜,以朝中军力,恐难以应对。”
“为再平黄巾,只能由各地太守、豪强、世家等,来处理此事。”
“可一旦将此权柄放下,将来如何会不成尾大不掉之势?”
“倘若朝中再有动荡,各地那些强人,怕是难免会有些不该有的心思!”
现在是中平二年,说这些还有些早。
等到了中平四年,泰山太守张举聚众至十余万人,屯兵肥如,掠夺幽州、冀州,自称天子的时候,才是这番话发挥威力的时候。
不过现在刘宏都专门问到了,莫问书也只好‘实话实说’。
“无稽之谈!”
刘宏嘴里呵斥,眼底却印着明显的慌乱。
虽然黄巾之乱的余波未至,但他其实已经打算让各地各自应付匪患了。
没办法,朝廷没钱了!
不光没钱,也没有余力再管各地日渐糜烂的局势。
“这些无稽之谈尚未发生,谈着确实有些早了。”
“不过大将军的问题就近在眼前,却是不可不说。”
“大将军乃皇后兄长,借着与陛下的关系,以及此番平叛的功绩,依旧有些恃功自傲之态。”
“陛下不愿他再掌兵,本也是应有之义。”
“但大将军身旁常有世家中人撺掇,此时虽无大碍,但大将军毕竟为辨皇子至亲,往后恐有祸患。”
什么是‘往后’?
自然就是说刘宏死后咯。
刘宏对于自身的身体状况,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
所以隐晦的点一下,他就能明白意思。
但直说就算了。
莫问书对这个朝代没什么感情,也不想为别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话说,真要那么忠心,就更不可能说那种大不敬的话了吧?
刘宏皱眉道:“如之奈何?”
他肯继续听下去,本身就说明了他的态度。
讲道理,男人傲娇,是真的有点恶心!
“大将军大势已成,难以压制,所以要应对,无非是两策。”
“其一,分化大将军与世家之间的关系。”
“没了世家支应,大将军毕竟出身寒微,其势虽大,终究无根浮萍。”
“文斗胆提议大将军出外平叛,便是因为世家真正的重心还是在京师。”
“倘若大将军不在京师,那即便还有世家愿意扶持他,也会有所斟酌。”
“若是陛下再在其中斡旋一番,未尝不能使二者分道扬镳。”
“其二,扶植新的派系,与大将军争锋。”
“大将军与辨皇子亲厚,协皇子却是太后养大。”
“故,董家可用!”
要是莫问书亲自来做,那当然还有其它的办法。
可谁让现在主事的不是他呢?
另外,莫问书也只是个门外汉。
实际操作效果如何,他自己反正是不知道的。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