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98(1 / 2)平淡为官首页

虽然如今含山电站的发电量还很小,交流电并不是那么的实用,但张倍铭的这一步无疑是划时代的事情,因为交流电,将真正使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而这一步,在欧美国家大约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而张倍铭则把这个时间缩短到三年。

当然,他这么做也为他自己引来无数的骂名,许多人认为张倍铭的做法是哗众取宠,这么说的人且往往都是电力专家,是这个行业的开创者,如此的言论自然是让不少专家都有些受不了,这一点和当初美国爱迪生和特拉斯的争辩十分相像,现代人往往听说过这两位先生之间关于交流电与直流电之间的辩论,甚至因此特拉斯还离开了爱迪生的公司,自行创业。

最后事实证明特拉斯的交流电无疑要比直流电更加适合电的传送,而直流电则更加适合电的使用,但其实真实历史并没有这么简单,虽然事实的大方向是如此,但是当时参与辩论的人可不仅仅只有他们这两个人,而是当时几乎所有电力方面的专家都被卷入其中,对于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到底该怎么样使用,也是争议颇多。

且爱迪生本人其实并没有特别反对交流电,在与朋友交谈时,他甚至也对交流电有颇多的好感,只不过因为公司的利益,他在直流电领域投入太多的钱,用于搭建城市电网,以及研究直流电所使用的变压器,因此才会始终排斥交流电,可以说爱迪生是站在一个商人的立场上去回答这个问题的,但如果回归到他的本职科学家的身份,那么爱迪生其实对于交流电并没有特别大的反感。

而在此中,争辩也足足进行了十几年的时间,双方就大型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到底该用直流电来传送还是交流电来传送,始终不停的争斗,最终随着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全国的电网都连接在了一起,直流电开始慢慢退出传送电力的历史舞台,交流电开始占据上风,总共花费大约几十年的时间,双方才算是取得了共识,从此之后,运输电为交流电,使用电为直流电便成为了人类的共识,全人类几乎所有的公司和电器都遵守这一行业规范。

而此时张倍铭的学派无疑是逆着主流行驶的,可以说张倍铭的思维是超越这一个时代的,因为此时的电力尚且只有小规模运用,且大多是公家在使用,因此直流电无疑要更加合理,大多数人也认为电力是奢侈品,是不可能普及到千家万户的。

但事实上是,电力的发展速度奇快,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电不仅仅进入到千家万户,而且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在这个时代,人们显然没有这种认知,工业化才不过短短二十年,大多数人的思维尚且停留在农业时代,那是一个农具的发明都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时代,科技发展十分的缓慢,他们根本不知道,人类的科技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快的。

人类从徒手到使用时期总共花费了几百万年,从使用石器到使用铜器则花费了一百万年,而使用铜器再到使用铁器则仅仅使用了一万年不到的时间,之后蒸汽机时代的来临,则是使用不到四千年的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科技开始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如今电力确实是一项十分奢侈的资源,就像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国家最顶尖的那批专家也认为中国人到二零一零年大胆估计手机使用量大概会在一百万台左右,而事实是中国到二零一零年的时候,手机使用量已经突破四亿台,预测无疑是完全错误的,之所以会有这么重大的错误,便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根本就不是按照时间来推进的,而是加速推进。

八十年代的时候,手机也就是大哥大,一台需要人民币上万,自然普通人家是根本买不起的,估计一百万台,其实已经是十分大胆的行为了,但事实上自从科技革命之后,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降价之迅速,原本上万元一台的大手机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便变成了一套一千块钱,甚至两百块钱就能买到的智能手机。

科技的进步,使得几乎每个人都人手一支手机,这样的进步,是那个时代的人所没有想到的,就像高铁也是一样,中国刚刚开始修建高铁的时候,很多国人对此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高铁票价这么贵,中国又没有钱,何必花这么多的钱去修建高铁呢,还不如修建高速公路更好,因此当时对于高铁的批评可谓是此起彼伏。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显然修建高铁在现今无疑证明此前的决策是无比正确的,中国的富裕速度相比起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几乎是爆炸式的发展,如今全国大多数人外出工作,旅游,上学,几乎都是乘坐高铁,高铁成为了中国人外出的最佳工具,四纵四横也开始向着八纵八横发展。

这些就是科技爆炸,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后果,而即便是在现代,也依旧有很多人不能理解那些新科技,更遑论是在农业社会的意识还没来得及消退的时代,因此张倍铭的做法,在许多电力专家看来,无疑是十分不必要的,刚开始的时候,张倍铭也有疑虑,但后来在工作报告中,徐清对他说了一番话,让他彻底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张倍铭此刻甚至还能够记起,在那次工作会议上,自己的报告在念完之后,徐清所说的话。

“张倍铭工程师,我很赞赏你的做法,我始终认为,电力将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主要能源,他相比起蒸汽机来说,有着更加多的优势,也更加方便,不仅仅可以用来生产商品,更能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给人们增添方便,现在它能够为人类在黑夜中带来光明,未来,它必然还会带来其他的好处,这些种种的研究,我都有所了解,我对电力有信心,更对你充满信心,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我这边,一定会支持你的。”

当时的短短会面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但徐清的这番话无疑改变了张倍铭对于自己想法的意志,最终他决定遵守自己的想法,修建交流电网络,来输送电力,这其中徐清的发言,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