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军工厂升级!车窗问世(2 / 2)抗战:我八级钳工,开局手搓航母首页

若是其他部队,或者总部过来要武器。

范晓鹤总不能说,都给李云龙了吧?

没大一会,设计部的人过来了。

所谓压箱底,数量还不少,火箭炮就有十几枚。

至于新式步枪则是三十杆之多,子弹万发!

“谢谢,谢谢范兄弟。”

“张大彪,赶快,赶快把枪炮装车。”

看到如此分量的火箭炮,新式步枪,李云龙手舞足蹈。

发了!

这不是发了嘛。

有了这些武器,虽然说独立团还是不可能人手一套。

起码,装备一个连是没问题了。

尖刀连!

加骑兵连,何等威风。

越想,李云龙越是合不拢嘴了。

张大彪几人连忙把武器收了,还盖了布,怕人看见一样。

经过这一回,就是他们也看明白了。

李云龙是对的,得把物资拿出来,才能换到武器!

看看范晓鹤的行为模式吧,刚才说全部都给了。

结果呢,结果还有!

看见好东西了,就说还有压箱底的。

独立团的人都暗暗怀疑,设计部应该还有呢。

只是,人家不往外拿了。

有压箱底的,就没有压缸底的?

“哈哈哈……范兄弟,你说这是好东西。”

“这东西有什么作用啊?”

收了武器,李云龙心满意足,好奇了起来。

此时的范晓鹤正让人把机床抬到仓库,他在进行组装。

其实不光是李云龙,大家都纳闷呢。

“作用?那大了去了。”

“这么说嘛,有了这东西,你李云龙想造什么都可以。”

“当然,只要你有材料。”

车床的出现,对于工业化来说都是划时代的进步。

不夸张的说,车床就是工业王冠最闪亮的那颗明珠。

有了车床才有了标准化。

这叫工具量化。

人为什么是人?因为人会使用工具。

现代人为什么叫现代人?因为现代人会使用量化工具。

要说意义,就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想造什么都可以?”

“万能的啊。”

“那可真是好东西啊。”

“都记住,都记住,这是我们独立团带回来的。”

毕竟不是技术人员,李云龙对这个的理解能力很有限。

他想的简单,既然什么都能造,就给我多造点武器。

设计部的人不一样,他们专业。

一听说都能造,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

他们之前从事的工作,说是技术性,其实技术含量比较低。

比如踩缝纫机也是技术工种,不能说是高科技啊。

“范总设计,你的意思,这个东西可以超越人工?”

“看这些模具如此沉重,硬度必然很大。”

“是不是真的可以削铁如泥?”

有人提出了个耸人听闻的问题。

削铁如泥!

这个词本身都带着神性。

古代人对于宝刀宝剑最大的要求就是这个。

“削铁如泥算什么啊。”

“这是车床,也叫机床。”

“削铁如同切豆腐。”

“要的就是刀切豆腐两面光的效果。”

古代是很落后的,古代是很低级的,古代是很弱智的。

把古代最神秘的宝刀和现代车床比较。

这是一种侮辱!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