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觉得这只是戏言,却没想到,真的被那小书童给说中了。”
“哎!我司马徽自恃有才,可却是不识人啊!”
说完,司马徽慨叹一声。
刘关张兄弟三人,还有一旁的赵云,都是面面相觑。
这书童是什么人,竟然让徐庶和司马徽,都感叹自己不识人?
司马徽还在感叹徐庶,而此时的刘备,已经在惦记那个书童了。
刘备道:“元直走的时候,也向我推荐了那书童,还有诸葛亮和庞统。我正准备明日,去到卧龙先生处拜访。”
司马徽听了,把头轻摇,笑道:“徐庶啊,自己走了就走了,还说这些人做什么?况且那书童……”
刘备又疑惑地问道:“先生,您这是什么意思?”
司马徽若有所思的说道:“我司马德操自认是精通奇门、经学,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可昨日,我去到孔明草庐,发现孔明并不在。”
“本想讨杯茶喝,再与那书童闲聊两句,可没想到,那书童的见闻,让我觉得,自己孤陋寡闻,犹如井底之蛙。我一直认为,这卧龙岗之卧龙,乃是孔明,现在看来,这龙……”
司马徽犹如自言自语一般:“哎,我之前,只知道诸葛亮出山后,免不得要呕心沥血一番。可现在看来,这呕心沥血,也只是……”
司马徽讲话的风格,从来是只讲一半,有头没尾,令人费解。
刘备还想继续问,可司马徽只是叹气摇头。
在此之前,刘备见到这个峨冠博带、飘然世外、洞察一切的隐士司马徽,总有一种遇到仙人的感觉。
现在看来,这个司马徽似乎也有些困惑,可这困惑的原因,他又不想说。
关羽道:“水镜先生,据元直所说,那孔明可比管仲、乐毅,为当世大才,是否有些过誉。”
司马徽道:“孔明确实为当世大才,莫说是管仲、乐毅,就是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是可以比的。”
听水镜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如此之高,刘备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看到了一块绝世美玉。
不过,刘备的心中,现在还有一人。
“先生,那您说那书童如何?”
司马徽看向天空的星斗,轻声呢喃道:“观此子,我想到了败秦赵齐之庞涓,奇谋频出之孙膑,配六国相印之苏秦,二拜秦相之张仪……”
听司马徽对那书童有如此高的评价,刘备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一个小小书童,怎么会有如此的本领?!
刘备道:“先生,这庞涓、孙膑,还有苏秦张仪,可都是文武谋略大家!”
“若通一门,就已经是天下极难之事,这童子可通四门,这是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刘备说的很委婉,但关羽和张飞可就不舒服了。
一个书童,最多也就是16岁吧,刚会写几个字吧,怎么会有这样的本领?
关张二人,过阵,打过仗,出生入死。
计谋也就罢了,夸他带兵还和庞涓、孙膑一般,那我们这么多年的仗,岂不是白打了吗?
赵云道:“水镜先生,你说的这书童,能比那四位贤才,云也有些难以置信。”
司马徽摆摆手,说道:“我并非是要把那书童比作庞涓、孙膑、苏秦和张仪……”
众人一愣,不是把书童比作这四人,哪说这四人,又有什么意义?
司马徽一字一句道:“在吾看来,那书童堪比四人的老师,鬼谷子。”
“什么?!”
把书童龙杰比作鬼谷子?!
天哪!
不仅是刘关张和赵云,就连一旁收拾打扫的下人,也惊呆了。
其中一个给司马徽倒茶的下人,茶水已经溢出了杯子,却仍旧是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