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关于先帝突然驾崩一事,用王体乾的话说就是,这一切都是命,没有阴谋也没有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纯纯的天命使然。
至于服用灵饮露嘛,说起来这事儿还得感谢王体乾才是,若非他的暗中谋划,这皇帝位最后还不知会折腾成什么样儿呢。
朱由检此时心中还有些疑惑,又问道:“体乾呐,这维持暗羽卫恐怕要花不少钱吧,这暗羽卫传承了近百年,其中花销又是从何而来呢”
“还有,历代皇帝都知道暗羽卫的事情吗,什么时候拉出来给朕见一见呢”
王体乾回答道:“回禀陛下,维持暗羽卫确实需要很多钱,但比起整个皇宫的花销来说并不算太多,历代暗羽卫指挥使皆在宫中掌控着较大权力,所以挪用一些宫廷花销并不算什么,而且暗羽卫的人本就是宦官,所以就维持而言并不算太难,自世宗皇帝驾崩后,便一直是这般维持着”
“至于陛下的第二个问题,至少老奴没有听上任指挥使说起过,之前还有皇帝知晓暗羽卫的存在,所有当前应该只有世宗皇帝和陛下您知道暗羽卫的事情”
朱由检点点头又问道:“其他人呢,魏忠贤他知道吗?”
“都不知道”
王体乾坚定的摇头道:“此事不可能还会有其他人知道,包括魏公公在内”
“原来如此!”
朱由检这才明白,刚才王体乾他为什么示意他让徐应元先回避,原来这事儿这么神秘呢。
他最后又问道:“你们这暗羽卫的指挥使继承制度又是这么回事,这继承者又是如何选择的呢”
王体乾正声回答道:“每一任暗羽卫继承者皆为上一任指挥使直接选择”
他说着又看向陛下说道:“至少之前是这样一脉相传的,但如今陛下也可以选一人来继承暗羽卫,老奴定当毫不隐瞒的....”
“不用了不用了”
朱由检立马摆摆手道:“这暗羽卫该怎么传承就怎么传承吧,朕不干预”
“谢陛下成全”
此时朱由检还在想历任指挥使都是些什么样儿的太监呢,只是这问题刚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罢了,有的事情还是不干预的好,只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就行了。
“陛下,不如奴婢现在就去将宫中那些带刀内侍都集中起来,然后统一安排他们的防务工作”
耳旁传来了徐应元的声音,瞬间打断了朱由检的回忆。
“哦...朕考虑考虑”
朱由检轻轻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脑中思绪这才慢慢回过神来。
没想到就这一瞬间的功夫,就回忆起这么多事儿来,明明只是前几天才刚刚发生过的。
王体乾啊王体乾,你可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呀,朕愿称你为大明隐藏最深之人。
算了,不想他了,就他这岁数,应该是活不到崇祯十七年了,没什么太大问题。
朱由检看向徐应元随口问道:“徐大伴,可有统计过宫中有多少带刀内侍”
很显然,此带刀内侍非彼带刀内侍。
目前所说的带刀内侍,只是平日里在皇宫外廷有过操练行为的太监,可不是那帮从小就开始接受残酷训练的暗羽卫死士。
徐应元想了想,不太确定的回答道:“回禀陛下,至少有上千名带刀内侍,而且这些人都曾接受过徐文辅徐公公的操练,想必应该是有些实力的”
朱由检觉得徐应元说得也有道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多层保护总是不会错的。
便挥挥手说道:“那这事儿就这么决定了吧,你去将所有能持刀的太监都集中起来,在统一分配巡视守备工作”
“是,陛下”
徐应元立马拱手领命道:“奴婢这就去办”
“去吧”
朱由检头也不抬的摆摆手道。
随后便开始翻看着,刚才司礼监送过来的诸多奏章。
此刻他手中这封奏章的署名人正是,毛文龙。
这是朱由检收到毛文龙的第二份奏章,上一份儿是要钱,不知道这一份儿又是什么。
刚一翻开,就有两个大大的字出现在他的眼中。
捷报。
朱由检嘴角忍不住一翘,笑了起来。
没想到这毛文龙这么快就有捷报送上来了呀,动作还挺利落的嘛。
果然是钱粮给到位后什么都好说。
只是不知是有多大的捷报,他继续往下看。
大概意思就是说,在前段时间,毛文龙亲率万名精兵,偷偷潜入了辽南之地,然后就开始了无休止的骚扰。
专杀那种落单或小规模的建奴,等发现有建奴大部队跑来围剿他们时,他们就立刻乘船远遁,等建奴大部队走后,又上岸开始骚扰。
截止目前,都已经来来回回折腾了有一个多月了,斩杀建奴近千。
最后毛文龙还写到,要在皮岛整一个建奴京观,虽然现在规模还很小,但总有一天能建成一座真正的京观,到时还请陛下登岛观阅。
“好啊好啊”
朱由检非常高兴的批复到,望再接再厉,争取早日铸成建奴京观,朕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这一天了。
写完以后,朱由检又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难以复核关外战场的战报,倒也不是怀疑毛文龙谎报战功,只是觉得这个流程是不应该缺少的。
除非派去一个监军,那确实就要稳妥多了。
不过朱由检也明白,这监军是万万派不得的,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儿。
既让前线将领感觉到缩手缩脚,又发挥不了太多实际作用,完全就是自己人折磨自己人。
当这监军既然存在,那就有他存在的道理,这是不容抹除的。
朱由检想到,看到这夜不收也该是时候重建了呀。
这夜不收既能探查敌情,同时也能从侧面来对应前线递上来的战报,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不过这夜不收的重新又当从何开始呢....
“启禀陛下,孙承宗和袁可立在殿外求见”
朱由检正想着夜不收的事儿呢,徐应元突然入殿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