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明代有一个十分擅长雕塑的雕塑师,收了一个关门弟子,那个关门弟子十分具有天赋。老师对他的期望很高,而他也不负老师的期望,将老师的本领全部学会了,并且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势头。
在弟子出师的那一天,师父对他进行了一场考核,就是师徒二人比赛雕刻佛像,期限为一夜。
一夜之后,师父雕好了千尊佛像,怒目金刚,拈花笑佛,个个栩栩如生。当他兴冲冲地找到自己的弟子,询问弟子雕刻了多少个时,弟子却回答只有一个。
师傅失望透顶,怒气冲冲地用斧头砸向弟子,原本只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却不曾想一下子把弟子砸死了。
弟子让他失望,他自己却做出了让自己一生绝望的事。后悔万分的师父,想看看弟子到底雕刻了一张怎样的佛,结果在看到的那一刻,他惊呆了,继而泪流满面,因为他见到了一尊依山而刻的巨大佛像,佛像庄严肃穆,眼含悲悯,给人平和之感,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雕刻的千尊佛像加在一起,也比不上这一尊大佛。
悔不当初的师父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家产,求得一颗巨大的宝珠,镶嵌在大佛眉心,并在大佛周围雕刻了几尊佛像,表示守护。最后,师傅黯然离去,从此再不动手雕刻。
听完阿婆的讲述,阮元和一旁的慕珥都十分惊奇。慕珥心直口快的来了句:“一个晚上雕刻完?这怎么可能!”
阿婆有些不开心了,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有些像个小孩子。她气鼓鼓的看着慕珥:“这小女娃儿,我老婆子这一大把年纪了,豁你咋子(骗你干什么)嘛?”
阮元赶忙过来打圆场:“阿婆,我妹妹不是那个意思,她只是太惊讶了。就连我也有点好奇呢!您能再和我说说吗?还有那颗宝珠现在还在吗?”
“这个我就不晓得咯撒(不知道了),这还是我听我老辈子(长辈)说勒。那颗珠子现在不在了,好像当初打仗的时候,被人给拿起跑(意为偷)了。”阿婆摇摇头,想了想,“你们阔以及看哈二佛寺嘛(你们可以去看一下二佛寺嘛)!就是勒个老师(那个师父)雕刻了千八百个佛像的地方。”
“真的吗?”慕珥这下子学乖了,没有问得太直白,“阿婆,二佛寺怎么走啊?您和我们说一下好不好?”
“喏(这里),你们跟着那条旭水河向前都(前面)走,走到嘿多(很多)老房子那儿,有嘿多茶馆儿,那儿就是风雨桥,你再向你左手方走段路,就到咯那儿。”阿婆指着集贸市场外面,对着阮元他们说。
阮元见自己要问的差不多了,于是很有礼貌地向老婆婆告别,拉着还想继续再问的慕珥走了。
她们又继续在集贸市场里四处与老人们聊天,借机打听关于二佛寺的事。很快,一上午过去了。阮元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自己所打听的信息。就准备和慕珥一起回去。
当她们快要走出集贸市场时,一个中年男人跌跌撞撞的从她们身边跑过,还状似不小心地往阮元身上撞去,但阮元的身手很好,一下子避开了。
中年男人似乎愣了一下,稳了稳身形,赶忙低头往前走。
阮元没有多说什么,但是慕珥不乐意了,她冲男人大喊:“喂,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撞了人连道歉都不说一声吗?”
男子瑟缩了一下,似乎被吓到了,他停住脚步,转过身来,急急忙忙的说了两声:“对不起,对不起!”
但是当他抬起头来,往阮元她们的那个方向看了一眼,马上像是受到了什么惊吓似的,急急忙忙地调头就跑。
“这个人也太奇怪了吧!”慕珥撇撇嘴,对着一旁的阮元抱怨道,“我们长得很像洪水猛兽吗?”
阮元不以为意:“也许他比较赶时间呢,这也说不定啊!”
而阮元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位身穿白色毛衣的少年从她旁边走过。
虽然少年用的是走的,速度却相当快。奇怪的是,少年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却不像是为了防寒,只是为了把自己给遮盖起来,甚至用白色布条把自己的两手包裹的严严实实,连手指也不放过。
更为奇怪的是,前面那个男人边跑边回头看,一见到少年,就立马加快了速度,好像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在后面追。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算中年男人跑得再快,他和少年的距离却也越来越小,因为他总是被道路两边的各种杂物给绊倒,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成了他的阻力。
最后,他和少年只有一米的距离了,少年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抓到他,但是少年并不着急,反而向猫捉老鼠一样,保持着这个距离,紧跟在男人后面。
本来不想加括号的,但是怕有些读者看不懂,所以加了点注解,不准说我注水啊!
我本来就是一条咸鱼,要注点水吃起来才不会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