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很对我的脾性,不畏权贵,敢为老百姓说话,是个好人,好讼师。”
徐达说起话来,就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想到什么说什么。
“刘基呀刘基,听听徐达怎么说。”
“你老是这么端着,不累吗?”
“人呀,有时候就得纯粹一些!”
听着陛下的批评,刘伯温压低身体,连忙称是。
可也就听听罢了。
真到说话做事的时候,他可不敢像徐达一样,这么直肠子。
不是每个臣子,都能和陛下称兄道弟。
反观徐达,听到陛下夸奖自己。
也不知说什么是好,只好摸着脑袋,呵呵傻笑。
装傻充楞,这是他活到现在,总结出来最好的为臣之道。
“徐达说的没错。”
“不畏权贵,敢为老百姓说话这一点非常好。”
不动声色地看了两位臣子一眼,老朱继续道。
“大明建国十二年,平静的时间太久了。”
“平静到我们的官员,都已经忘了,大明是怎么建的国。”
“平静到朝廷也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最为浅显的道理。”
“看看现场百姓们的表现。”
“仅仅因为惩治了一个恶霸,他们就高兴成这样。”
“这得是憋屈了多长时间呀......”
对于现场百姓的表现,老朱感同身受。
许多年以前,他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正是因为太多的不公,降临在他那个破败的家庭身。
这才让他端着一个破碗,打下偌大个江山。
也是因为理解下层百姓的困苦,在位这些年来。
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改善和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准。
可作为一名帝王,他也有为难之处。
就算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的觉,管理一个泱泱大国,还难免有疏漏之处。
乔装来华仁,也是因为隐田的问题。
已经迫在眉睫,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他要亲自看看,那些胆大包天、玩忽职守的官员。
到底是怎么糊弄,他这个大明天子的!
“这话可没法接!”
陛下的语气,听去极为平静。
可这些话里表达出来的意思,但凡挨着边,那都是砍头的死罪。
刘伯温和徐达俩人,只能眼观鼻鼻观心,盯着自己的脚尖,期望看出朵花来。
“咣咣咣......”
“人犯带到,闲人让路!”
正在老朱这边的气氛,处于凝固状态的时候。
县衙门口,传来敲锣让路的声音。
听那意思,马富贵已经被带了回来。
朱元璋也来了兴致。
像一个凑热闹的老头一样,看向公堂的方向。
“这个吴仁清,越来越有意思了。”
“可不管怎么说,张三杀人的事实,人赃俱获。”
“自古以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他实在想不通。
这个讼师,到底能用什么办法,帮张三脱罪。
这根本就是无解的难题...
PS:新书起航,跪求各位大大鲜花、评价票、月票。数据越好看,作者越有劲,作者菌谢谢大大们的支持鼓励......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