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
京都最高的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故是每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就像前世某华、某大云云,能够拿到它的入学名额,相当于在人生简历上又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话说回来,自从历代皇帝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后,其内设各种学堂,既有文学的相互交流,也有学术之争的碰撞,已然成为一座综合性文化中心。
只不过较偏向于权贵学员,对于平民百姓要求太过于苛刻,但凡能够进入这里的,无一不是人中龙凤。
传言只要学有所成,必为官一方,甚至直接跳过科举这一环节,因而国子监国子监名额才会被争相夺取。
“果真有钱途啊!”
想到这里,贾文和砸了咂嘴,有关国子监的介绍,是昨夜傍晚时分,贾政下值后把他叫到书房说得,言语间尽是叮嘱。
今日,是国子监休沐后上课第一天,不管是否心甘情愿诸多学子陆续而来,要么结伴而行,要么独乘马车,聚集在门议论着所见所闻。
“听说了吗?昨夜贾府传出来好几首诗词。”
“你说得是《春望》、《李延年歌》、《清平调其一》这三首吧?”
“对,也不知是哪位大佬才子,居然被贾府邀请了去,读书人的傲气呢?”
“贾府空占有国子监名额,却一直没人来学习,难道这次想翻身?”
“我看悬,我舅舅的三姥爷的侄儿在忠顺王府上有幸当了一名马夫,据说某位大人牵马时不小心说漏了嘴,贾府是日薄西山,再怎么折腾也就那样了。”
“那不一定,当今圣上好诗词、喜文章是众所周知的事,贾府投机取巧也并非不可能,万一实现了呢。”
“嘿嘿!你们的消息落伍了,那位贾老太君也不知听了谁的主意,居然让旁支弟子参加选拔,获胜者将会得到国子监的名额和入住主家的机会,而这三首诗词正是那人所写。”
“不错不错,这事我也略有耳闻,前几日那边府门大开时,远远瞧上了一眼,确实是旁支弟子进京都,面子里子一个也没落下。”
“话是这样说,你们真相信这三首诗词是旁支弟子作的?”
“甭管是真是假,传闻那旁支弟子会来国子监入学,我们先进去占位置,倒要看看他没有资格。”
“同去同去。”
很快…国子监门口仅剩下驾车的小厮。
“消息传这么快吗?”
贾文和下意识摸了摸脸颊,感觉怪不好意思的,暗道:“莫非扬名要趁早?”
望着那些人三五成群的背影,贾文和也正要进去报道。
这时从远处驶来一辆装潢低调的马车,那些姗姗来迟的人一看,赶紧上前相迎行礼。
“三皇子恭安。”
“无须多礼。”
下人掀开帷帘,就见从车中走出一位少年郎,正是当今圣上的第三子梁锋,也同为国子监的学生。
按道理讲,以梁锋的身份,有专门的授课讲师的,无论官职亦或见识,一点也不逊色国子监,但偏偏来了。
事实上,梁锋并非第一位皇室的人,像比他年龄大的大皇子、二皇子都曾在这里学习过,这也是京城达官显贵想着法把子女送进国子监的原因之一。
就算学不到任何东西,最起码混个脸熟,将来有了官位在身,这就是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