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药藏的所有资金已经全部投入各国股市。
当天早晨7点半,当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菲林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市场部值班人员送给他一份电脑自动交易程序中接单的情况报告;数量近亿股,基本都是卖单。
经过10月14号及16号的股价大幅度下跌后再收到超量的卖单,这的确有些意外。
交易所9点半正式开盘时,由于买卖严重失衡破坏了市场结构,已无法正式开盘了,约翰·菲林马上找人计算了拥有300万股东的IBM公司的情况,它是市场上最最热门的股票。
往日价格起伏仅在15美分之内,偶尔波动到35美分已经有点异常了,而现在的报价让人目瞪口呆,一开盘就比上周五下跌了10美元,整个市场的严峻形势由此可见一斑。
约翰·菲林当机立断,要求华尔街最大的十几家证券公司董事长10点整去开会,征询他们对能否坚持开市的意见。
现在的形势是,坚持开市,所有的股价将继续下跌,专业股票商(即自营商)只能买进无法卖出,很快将没有资金可周。
若要停市,则会使人们更加丧失对市场的信心,后果更难以预料。两害相权择其轻,十几家证券公司董事一致决定:坚持开市。
10点半,交易所所有的股票全部开盘,报价单显示,道·琼斯指数下跌100多点,交易所里的人都意识到这仅是厄运的开始。
没有人经历过这种场面,顶多从书本上知道一点1929年股市大崩盘的情况,因此,除了记录数据外,谁也不知该干什么。10点45分,股价掉到接近2000点,这是人们此时的心理支撑点, 11时反弹出现了,指数回升到了2100点,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刚刚松了一口气,却有个高官说了句浑话。面对纽约股市的危机,上任不久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大卫·卢德11点发表讲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委婉地表示:“不排除短暂停市,以处理订单不平衡的可能性。”
他大概没有想到,当此话通过路透社的电波传到太空又返回地面的时候。
委婉的话语变成了“重磅炸弹”,刚出现一线生机的股市掀起了新一轮狂卖风潮。
1点半以后,那些用养老基金、互助基金、保险基金购买股票的机构投资人也加入了抛售的行列,在这种数量巨大的重炮的轰击下,本来岌岌发发可危的指数一下跌到 1900点。
最后的防线崩溃了,在一天之内,纽约股市跌走了5000亿美元,相当美国GDP的1/4。
收盘后,经过几个小时的统计,道·琼斯指数收盘价从开盘的2247.06点下跌至1738.74点,下跌508.32点,跌22.6%,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羌国股市上最大的一次下跌。这次下跌远远超过了1929年10月28日那天12.8%的跌幅。
仅这一天内,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相当于美国全年GNP值的1/8或法国全年的GNP值。在这一天里,纽约交易所的各项历史纪录均被改写:交易8亿股,是1987年日均交易量的3倍多;接单量47万次。平均每秒21次,而当年日均量为14.4万次,平均每秒7次。
当日收市以后,菲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他宣布明天继续开市,而这次股灾不仅影响美国的股市,其波及到世界所有的主要指数。
接下来就是比惨时间,但是药藏和摩根对此狂喜,利润的疯狂增加,让他们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