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先帝时代的规矩,太祖陛下因为战乱,时常亲自出马,想着朱标监国,如果继续推行官场,难免会有芥蒂,所以让大臣们负责东宫的工作。
如此一来,大皇子就会继续当皇帝,只是两块令牌而已。
朱棣即位后,继承了先帝之位,便沿用了这个传统,让朝中的大臣们都在太子府任职。
王羲之是洪武十八年的秀才,因为老成持重,一直跟随在皇帝身边,为人谨言慎行,从来没有得罪过皇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他都受到过皇帝的赏识。
“都来了,都请坐。”朱高炽示意大家都到了,便让他们在桌子上落座。
“我要更改殿试的消息,相信诸位也已经知道了,诸位有什么看法?”作为大明太子,他的一番话,必然会引起京都的注意。
而且是当着数千名国子监监察院的面,这件事情肯定会在京城里闹得沸沸扬扬,杨士奇等人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朱高炽早就料到,自己的奏章一定会在父亲的办公桌上写上一堆。
“殿下,其实臣妾很欣赏殿下的勇气,也很欣赏殿下的勇气,只是这件事情涉及到很多事情,还请殿下三思而后行。”
他在户部工作了这么多年,又是户部尚书,知道这次的科举考试,关系到整个朝堂,都会受到读书人的攻击,大明的安定也会受到影响。
进一步说,这是对延续了八百多年的科举制的一次冲击,势必会影响到以儒学为基础的政治意识形态。
如果儒家不是科举考试的一部分,或者说很少,那么就会造成儒家思想的冷落,对整个国家的风气都有很大的冲击。
这也是为什么王易会站起来反驳的原因。
“殿下,要不要重新考虑一下科举的事情?”夏原吉开口问道。
户部银两已经所剩无几,这让夏原吉很是头痛,因为他是户部的人,他很清楚,户部的日子并不好过,到处都是来要钱的。
“三位大人也是这么想的?”朱高炽望了望杨士奇,又望了望杨溥,又望了望杨荣。
但毕竟没有什么实权,也没有什么官衔,与夏原吉、蹇义这样的二品官员相比,当然是差了一些,因此并没有立刻站起来。
“殿下,如果殿下真的要更改殿试的话,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免得节外生枝。”杨士奇第一个开口,他和杨士奇的关系很好。
她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提议。
“谨遵殿下之命。”杨溥与杨荣都是直言不讳,此事已非他们二人所能左右。
“恩,本座这次召集诸位前来,并非为了商量是否能成功,只是想请诸位帮我想出一套解决之法,我已经将此事交给了父亲。”
朱高炽大致了解了一下大家的想法,就断然拒绝了夏原吉等人的反对。
夏原吉等人在东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但杨士奇等人脸上的表情,却是无比的激动,丝毫看不出疲惫之色。
“大明有个皇子,真是老天爷保佑!”从东宫出来,王易看向夏原吉等人,感慨了一句。
“是,我们佩服你的才华。”杨溥赞同的说道。
杨士奇、杨荣闻言,纷纷颔首,表示赞同。
可夏原吉,脸上的表情,就像是失去了爱人,黯然神伤。
原因很简单,就是太子殿下提出了要建立学校的计划,大明各州都要根据学生的数量来建设,哪怕是现在,各个县城都有自己的学校。
不过,在他的计划中,他要建造更多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