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沙溪很满意,“今天第一天不要求你打成什么样,弄个铁胚半成品就行了。”
铁胚的半成品,其实也不过是长条形的铁块,只是没有塑形好,看起来不规整。
路明非依言进行,随着敲击次数的深入,倒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但他很快就发现不对了。
酸麻疼。
先是酸胀从小臂处蔓延,随后和大臂根部汇合,让整个手臂都处于一种难受的状态。
左手持夹,右手持锤,两臂悬空给手臂带来的压力,未经锻炼的人,在短时间内就承受不住。
路明非虽然觉醒,在力量上超越普通人类,但是终究是未成年人的身体,各项素质都没有很好的发展。
能坚持那么久,已经是很惊人了。
更何况敲击本身就是体力活,锤起锤落,所需要的力量并不小。
沙溪在一旁不动声色,悄然注视着路明非究竟会如何做。
工匠之路向来艰辛,即使天赋出众,没有恒心毅力依然难走。
春秋时代,炼铁方法是块炼铁,即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再经锻打成的铁块。冶炼块炼铁,一般采用地炉、平地筑炉和竖炉3种。
战国初期,我国已掌握了脱碳、热处理技术方法,发明了韧性铸铁。战国后期,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铁范”。
西汉时期,出现坩埚炼铁法。同时,炼铁竖炉规模进一步扩大。1975年,在郑州附近古荥镇发现和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场址面积达12万平方米,发掘出两座并列的高炉炉基,高炉容积约50立方米。西汉时期还发明了“炒钢法”,即利用生铁“炒”成熟铁或钢的新工艺,产品称为炒钢。同时,还兴起“百炼钢”技术。
东汉,光武帝时,发明了水力鼓风炉,即“水排”。
汉代以后,发明了灌钢方法。《北齐书·綦母怀文传》称为“宿钢”,后世称为灌钢,又称为团钢。这是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