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黄门闻言一滞,壮着胆子说道,
“大胆杨修,陈留王刘协继位新帝,如今是董相国秉政,我劝你识些时务!”
杨修嗤笑一声,怼道,
“你先回去问问董卓,君父何在?
搞清楚了真的是新帝登基,再来向我宣旨意,到时候我杨修出城十里迎接!
滚吧!”
言毕,转身而去,任由那黄门在关下破口大骂。
在井陉关关门下盘桓了半日,一行人见关上就是不开门,又灰溜溜的回去了。
翌日,田丰举荐的王修来到常山,先到田丰住所与之攀谈一夜后,再被田丰引来见杨修。
王修此人,杨修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曾与许攸一同投降曹操,许攸频频向曹操献计,攻伐袁绍,而王修则正直很多,始终不肯助曹操,由此看来,其忠义之心胜过许攸多矣。
杨修与他谈论一番后,发现是个内政的人才,正好真定县令病退,便让他先做了真定县令。
和洽在灵寿的建设做得很不错,而秦康也在和洽的指导下对灵寿的发展模式极为熟悉,便将和洽调回元县,做了功曹,让秦康代替和洽管理灵寿。
和洽来到元县,便被杨修安排着手推行灵寿发展的模式,和洽又从头开始,只是以前是一个县,现在是一个郡,舞台大了十倍有余。
杨修和众人则忙于军屯和练兵的事,董卓接到使者回复后,又被曹操刺杀,朝政之事忙得焦头烂额,也没再理会杨修。
曹操刺杀董卓未果后,迅速逃离洛阳。
中牟没了陈宫做县令,精锐又被陈宫带走大半,剩下些混吃等死的人,也被曹操瞒混过去。
时间一晃来到12月,得到陈留卫弘资助的曹操,竖起招兵白旗,上书‘忠义二字’,响应者云集,曹操发矫诏于天下,诸侯纷纷响应。
杨修作为常山郡守,荡寇将军,自然也接到了曹操的矫诏。
杨修大喜之下,暗道终于等来了这历史最精彩的时刻,摩拳擦掌着命人擂鼓聚将,同时命杨安加派人手往洛阳,整整派出两百余人保护父亲杨彪和母亲袁氏。
第二日,元县太守府内,年满十五岁的杨修自行束发,聚拢众将后将诏书一一传阅众人。
“董卓找死,废黜先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新帝,祸乱朝廷、淫乱宫中,如今曹操竖起忠义大旗,持诏书行于天下,欲召我同往会盟,共击董卓。
诸位,此事如何看?”
众将纷纷起身,言董卓把持朝政,前番又算计主公,自当前往会盟,于公于私都要斩杀董卓。
徐庶建言道,
“主公,既有诏书在,曹操便占据大义,不论真假都要去。
只是郡中如何安排的问题,谁去,谁留守?”
杨修点头应道,“去是一定要去,我意带元直、汉升、子龙、兴霸、儁乂、杨平前去。
其余众将皆守原位不动,只是文向这里,他年纪尚轻,住持军屯也是大事,所以军中之事便由公台与文向二人处理,你看如何?”
众将闻言,心中了然,主公这是铁了心要扶持培养徐盛上位啊。
这留守大将的职位非徐盛莫属了。
陈宫开口问道,“主公此去,需带多少军士?”
杨修反问陈宫,“公台以为,带多少留多少合适?”
陈宫未加思索,开口便答道,
“宫以为,主公此去,各将各带本部一千军马即可,带得太多,引人注目不说,还容易被当枪使;带得少了,又不安全。
其余人等,照旧在郡中实行军屯之策,如此两面都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