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7章 青春不死 直到世界尽头(1 / 2)景如氏首页

曾在千万个夜晚

许下心愿

一去不回的时光

为何如此耀眼……

孤身一人彷徨在大都市

就像被人丢弃的空啤酒罐……

在这充斥着欲望的街头

就连夜空的繁星

也难以照亮我们…..

谁愿给我讲一个与繁花盛开最贴切的不幸…

夕阳卡在西边的山坳,告诉站在天桥上的少年,明天见!

乡下能见到的是初中生,小城里遍布着高中生,他们穿着各色的校服,从某种意义来说,那些校服是实力的象征。

马景澄就读于小城最好的高中,是重点班的一员,他很珍惜那苦涩的生活,拿到蓝白相间的校服那天起,他就默默地告诉自己,这是此生最后一次穿校服了,要认真地对待。

当大家千方百计的想要逃避穿统一的校服时,他却从来都不穿其他颜色衣服出现在学校。

高中三年,除了临近高考,谁也没有见过他穿除了校服以外的衣服,即便是周六日补课,他都整整齐齐地穿着校服。

和他一样的,还有班里的班花,那是真班花,尽管有正式的仪式,可整个高中理科班无人不认可,她有着一头期间的短发,嘴边还有一颗位置恰当增加魅力的痣,除了好看的脸蛋,还有那拥有黄金比例的长腿,以及无人能及的笔直身躯,即使穿着校服,走路都带风,散发着模特的气质。

班花学习非常好,人家不是花瓶,班花穿校服都是众多男生趴在阳台围观的存在,某个周六,她唯一一次没穿校服,一条淡蓝的牛仔裤,上身是单薄很显身材的衬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直接看傻整个高三学子。

马景澄一直在一个美女特别多的理科班,这是他没有想到的,文科班的那些女生和他们班比起来,简直没脸看。

那些女生青春可爱的模样,是支撑他整个高三动力之一。

他也被班级围观过,他在高中时身材其实不错,那是他毕业前唯一一次穿其他服装,那天中午,很多人站在三楼围观他,这个三年一直都穿校服的男人。

早在六年级升初中,他就知道了一件事,珍惜每个年龄阶段所拥有的一切,那些将一去不返。

校服算是其一,当别人还在惋惜自己曾经没有好好穿校服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他很喜欢自己的校服,那代表着小城第一的校服,没有表现出任何厌恶和不在意。

校服终将要脱下,青春终将化为最美的尘埃,只能用那些流星来祭奠。

《直到世界尽头》,是多少人的青春他不清楚,但他知道,那是自己孤独青春的一部分。

如果不孤独,他不会去学乐器。

作为一个高中生,男孩和女孩是两个极端,男生将记忆藏在脚盆的各种产品当中,女生将青春倾注于戏霸那些娘男小鲜肉上。

很多男生学会的第一首脚盆歌曲就是《直到世界尽头》。

马景澄比奇葩,他并不是看了《灌篮高手》就去学唱这首歌的,他被教育成了一个尊师重道的好学生,好学生的标准是不去网吧。

他很少去网吧,如果有人在网吧见到他,那他一定是在看某部人们不喜欢的动画,而他的旁边是五黑的LOL。

由此他能够搜到的资料很少,更多的是在学校电脑课程上搜集,他自认为电脑技术很好,别人需要很长时间才会,他很快就会了,第一门编程语言是B语言,然后学的网页三剑客。

高考计算机考试,他还帮很多同学考过,这算是他人生记忆深刻的高光时刻。

想要学习《直到世界尽头》是很难的,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可是他喜欢放学后,走在最后,不和所有人一涌而出。

高中收手机,可不收mp3,如果他的人生是一部电影,一部无聊且关于孤独的电影,那么在清风吹拂的盛夏,他是那个走路从不抬头,永远挂着耳机,耳机里播放着各种音乐的独行者。

在上厕所都要成群结队的高中时代,他的人生就是背着那永远不改变的暗红背包,默默地穿行在人来人往,没有人在意他是谁,没有人在意他在想什么。

有着对青春友谊向往的他,在某个下午,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不过他已经习惯,人生就是这样,在走走停停当中得到,或者失去。

每当走到天桥上,他总要站在哪儿,忧郁地盯着远处的夕阳,等它离开视线,才开始往回走。

小城的生活很慢,尽管能够看到街道的行人来来往往,摩肩接踵,可是那种感觉就是很慢,这种体会,只有去了超一线城市生活过才能拥有更深的体会。

城市的街道还算干净,树荫密盖,大马路旁边,不是什么高大尚的店铺,每周四,他喜欢坐在街头的台阶上,静静地听着密封的二楼击打架子鼓。

要说小城最好挣钱的职业是什么,那便是艺考培训机构,一条街上连续几十家艺考培训机构,是个人都能够搞培训,只要你会点钢琴、吉他、视唱……

高一的某个星期四,他刚加入学校管弦乐团,背着那价值八千多的萨克士走过,楼上就传来了架子鼓的声音,于是他坐了下来,一直听到了天黑。

在那半年当中,每个星期四,只要社团没有活动,他都要安静地坐在楼下台阶上,头靠在墙上,腿长长地伸着,听楼上的人敲《直到世界尽头》。

刚开始他并不知道那是直到世界尽头,直到问了学校乐团负责人。

当一个人感情无处着落时,总想找点事情来做。

他喜欢音乐,与小城的人能歌善舞没有关系,只是喜欢而已,比起唱歌,他唱不过班里的同学,从小都是这样,至少从帝铃转学回来之后他就明白了这件事。

而且唱歌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反馈,而乐器不用。

可乐器他也买不起,至少买不起架子鼓,玩过最好的乐器也就是管乐团的那个萨克斯了,一把木吉他三百,电吉他是YAMAHA,效果器还巨垃圾。

省吃俭用,为了学习架子鼓和电吉他,终于在小城第一小学对面为架子鼓和电吉他分别购买了四节课,每个周六去学一节。

教授课程的老师生儿子没那啥,基础性的东西还用你教?

马景澄没有骂,但是他坚决拒绝花一节课来学狗GP基础乐理,那玩意儿他在初一就烂熟于心了,什么重光写的乐理书籍和习题,他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和做了多少遍,拿出来已经再也看不清上面写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