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早上,与芸枝抱着同样想法的大梁城中还真是不少。涉及到百姓生活所需之事也的确是最可以吸引人们眼球。不信你看后世哪个明星人设崩塌了,网上无非就是一片的责骂和讨伐之声,更多的还是吃瓜群众。可若是米价粮价大涨,看看百姓会急成什么样子。这就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劳心不已。
国昌隆,大乾王朝唯一所指定的皇商,在整个大梁城便有门面三十六座,算是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也是为何沈傲会选择它当合作关系伙伴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古时,商人在上层社会中地位是很低的,他们的存在似乎就代表着不劳而获,代表着与民争利。便有了——商人“卑之曰市井,贱之曰市侩,不得与士大夫伍”的说法。
大乾王朝想要发展,皇上和后宫也需用度,总是花着国库的钱,难免会被人所病垢,便有了国昌隆的存在。初建时也曾受到各种的反对,好在的乾文帝一力推行,最终还是成为了现实,十年的发展下来也被各方势力所“接受”。
只有真正的大佬才知晓,接受的是多么心不甘情不愿。毕竟市场就这么大,多一个加入进来,就等于多划走了一块蛋糕,就相当于在一些人身上挖肉。
一直以来,但凡有可能的话,他们都会尽力的给国昌隆找麻烦,就是希望有一天它会知难而退。到时候有市场的规则摆在那里,国昌隆并不是受了谁的挤兑,就是本身实力不济而不得不停,即便是皇上知晓,也拿他们没有办法的。
这种挤兑就表现在了很多的方面。考虑到国昌隆自身制造能力很弱,除了盐的售卖之外,其它多是靠从其它商人那里进货,商人们便有意的抬高着价格,压迫着国昌隆这个对手的生存空间。
沈傲了解到的事实是,很多国昌隆所售的物品,早就已经没有了中间利润,若非是盐这个国之大器的存在,怕是根本就坚持不到今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也是和国昌隆自身的形像有关。
即是唯一的皇商,所售之物便代表着皇族形像,质量那是一定要最好的,售卖的价格却又和普通物品相差不多,如此一来,可想而知利润几何。在加上国昌隆中人员庞大,还有不少人浮于事的存在,需要养活这么多人,出现经济危机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入主了国昌隆。沈傲没有打算改变国昌隆对外的形像。只售精品这个经营理念他还是十分欣赏的,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也代表着更多利润的存在。
人员繁杂。干活的少,吃饭的多沈傲同样没有想要去管理之意,能够托关系进入到国昌隆的,都非是泛泛之辈,把这些人辞退了,谁知道会得罪多少人?这种出力不讨好的活他才不会干。
沈傲拿的就是总利润的四成,只要生意好了,付出一些钱财少惹一些麻烦,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真正需要让沈傲改变的,是提升国昌隆的人气。
深知有了人气,就等于拥有了更多潜在的客户
道理的沈傲,平价售货便是一种有效的吸引人气的方式。
所谓平价,即是加上基本的各种费用后的价格,商户本身是不指着赚钱的,也可指平抑之后的价格。
中间不加利润,便不再是与民争利了。百姓可以花最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自然而然闻风而来的是越来越多。这不!还没有到开市的时需,大梁城内三十六座国昌隆的门外都排起了长龙。
口口相传的力量是强大的。即便是一些不知情的百姓,在看到这些长龙的出现,也会去打听。导致的结果就是长龙队伍的越发壮大着。
十井街。
大梁城最为繁华的一条主街。
这里就座落着国昌隆的一个分铺。占地面积足有四千多平方米,由数个店铺打通而成,规模不小。
分铺对面的一座酒楼之上,一间靠街的四方桌前,三名身材皆略显臃肿的商人正座在这里,对着那一壶茶缓缓而饮。可若是仔细看去,不难发现,他们的目光更多的会盯在还未开门的国昌隆门前。
若是国昌隆的分掌柜站在这里的话,一定可以认出,这三位便是国昌隆的长期供应商,主营粮米的金振老板、主劳丝绸缎布的许图老板和主营衣帽鞋袜的尹曲老板。
不用说,三位一大早座在这里,就是要看看国昌隆搞的是什么名堂。
身为合作关系,国昌隆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他们的注意。这个平价售卖他们是明白的,可他们不相信国昌隆会真的这样做。有钱不赚,只赚吆喝,这实在让人费解和想不通。
直觉上告诉他们,没有商人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计。他们就是想亲眼看看,国昌隆玩的是什么样的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