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顾雍,是毫无疑问的太子一派,孙霸去顾雍手下,说好听点是辅佐,说难听点,就是送上门去的。
孙霸知道顾雍的能力,如果顾雍想的话,随便给自己设个陷阱,自己都不一定能看得出来。
而粮草征集这么大的事情,要是真的出了纰漏,顾雍把责任退到孙霸的头上,那孙霸肯定是百口莫辩的。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孙权再喜欢孙霸,孙霸也难免要受到责罚,甚至从此与太子之位无缘了。
所以,孙霸这边,其实也在琢磨着该怎么先下手为强,想办法先搞掉顾雍,不给顾雍给自己挖坑的机会。
东吴的两位后备继承人,都在动着自己的歪心思。
当然,这两货就是单纯的菜,能力不行,格局还低而孙鲁班吧,她就只是单纯的格局低了。
孙鲁班出这个主意,有一半的心思,确实是为了替孙权解忧,解决目前朝中的无谓争论。
还有一半的心思,其实孙鲁班是想着,怎么给自己的丈夫开脱。
不管怎么说,全琮在前线失利,确有其事,这事儿不管怎么洗,也无法把黑的洗成白的。
因此,想要保证全琮的地位和权势不受到影响,仅靠言语扭转,是做不到的,而要让全琮立刻立功,将功补过,这也不太现实。
那么,就剩下一个办法了——拉低平均水平,把水搅浑了。
江夏方向略有小败,全琮遭到群起而攻,那么,如果淮南那边也有些小败,伱们这帮玩意儿,弹不弹劾上大将军陆逊?!
而陆逊,岂是朝中的这帮只会叨叨的家伙,可以轻易弹劾的?!
如果不敢弹劾陆逊的话,那么,是不是也就没有资格弹劾全琮了呢?!
这,就是孙鲁班的私心确实是格局有限。
孙鲁班的具体办法,就是希望通过孙霸协助顾雍处理粮草事务的机会,给孙霸出主意,让孙霸在东吴前线的粮草分配上,动一些手脚。
当然,孙鲁班不是不知道一旦前线缺粮,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因此,孙鲁班建议孙霸,是稍微调整一下淮南和江夏的粮草运送比例,让淮南的陆逊因为兵粮不足而主动收缩阵线,并没有想要造成汝南地区的溃败。
淮南失守意味着什么,孙鲁班还是清楚的,她还不至于犯这种傻。
虽然格局不够,但是,孙鲁班能力没问题,还是看的懂这些的。
只是呢,孙鲁班也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发展,会失控到这个程度。
首先开始瞎搅和的人,是孙和。
孙和在抵达夏口水军营寨后,直接持节入中军帐,当着全琮的面,剥夺了全琮的前线指挥权。
当然,如果孙和这么做了之后,立刻把军权交给老将军丁奉,那么以丁奉的威望和能力,局势也不会出现崩坏偏偏孙和就信不过丁奉,而理由仅仅是丁奉是跟着全琮一起来支援江夏的,有可能是全琮的人。
因此,孙和坚持要走流程,上书给孙权,要求孙权重新派朱然回来接任。
而在朱然没有返回夏口的这段时间,孙和暂领了夏口水军的指挥权。
然后吧.就没什么然后了。
敌军水寨之内发生如此大的变故,季汉在东吴军中的细作怎么可能不想办法传递出这个消息,而得到这个消息的羊衜,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一战而胜的机会。
因此,羊衜,王濬,钟离牧三人略作商议,决定主动出击,进攻夏口东吴军水寨。
而孙和这个脑袋被驴给踹了的家伙,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再三无视了老将军丁奉的劝告,非要出水寨应战一顿骚操作之下,大败而归。
如果不是丁奉拼命,保护这孙和突围,堂堂东吴太子,恐怕就要被淹死在长江里了!!!
而孙和这一败,东吴水军的主力至少伤亡了近一半,继续坚守夏口,已经是不可能了。
无奈之下,丁奉只能临时接过重任,带兵退往西陵附近的三江口,在三江口附近的水寨重新立足,拱卫秣陵郡北端。
而夏口失守,也就意味着,荆州军已经获得了登陆到长江南岸的渡口,可以南下进攻南徐,甚至是建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