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 对付汉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汉王劣迹斑斑。文皇帝支持!(2 / 2)大明逍遥王爷朱高煦首页

文皇帝狼毫蘸墨,平静的从纸上写下了两个字,“北迁。”

汉王孤掌难鸣。

若没有文皇帝支持,不仅汉王立于不利之地,甚至,北迁一事的反对派越来越多反而有些不好收拾。

虽说好事多磨,只是,北迁一事确实不是寻常事!

难以常理度之。

当务之急,掐断文臣们的希望是最好的决策。

侯公公见文皇帝写下孔武有力的几个大字,顿时骇然。

原以为陛下会谴责汉王、赵王,甚至将二王谴去就藩,或者是去镇守边疆的。

如今看来……

陛下竟主张迁都?!

这下,文臣们不仅是要梦想幻灭,甚至,还要宰一个大跟头呐!

对于内阁外发生过的事情,太子府怎会不知,甚至,太子朱高炽是因为这些文臣才知晓这件事的。

文臣们纷纷堵在太子府口,要太子朱高炽出面抵制北迁,还要复辟监国要职。

一码归一码,朱高炽好不容易修养几天,苍白的脸色这才好不容易回了些血色,就让去监国?

绝不。

其次。

北迁的事情,朱高炽原以为二弟就是说说而已,谁承想,二弟是动真格了!

“北迁一事万不可进行啊,并非是本宫不心忧燕地的百姓们,燕地百姓们被草原各部侵扰,本宫心里比谁都难受。”

朱高炽叩心自问的拍着胸口道:“只是,如若北迁,就依照现如今大明的民力,财力,想要北迁只能是空中楼阁的幻想罢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一词说的好,本宫都要称赞有加,只是,好归好,可也只是幻想罢了,北迁一事,我要找二弟谈谈……”

朱高炽为天下堪忧,为朝廷堪忧。

只是,还未等朱高炽出门见朱高煦,陛下的旨意就从皇宫传到了皇宫之外,和各大文臣的府内,就连朱高炽门口都堆满了彷徨的文臣。

‘陛下!主张北迁!’

汉王之所以如此胸有成竹!竟是有文皇帝在身后作为支持!

怪不得汉王爷如此笃定的要北迁!

这一切,都是有安排的。

如今,文臣们也不再去管先前因为抵制北迁死去的大臣了,相较于陛下认可了北迁,前者显得无足轻重了。

合着文臣们自己写的北迁利弊,全都白忙活了?

昨夜,多少文臣挑灯夜战,今日,却是成了一堆废纸?!

好啊!

好一个汉王,在文皇帝耳边煽风点火,如今让局势如此窘迫,必是汉王爷在谗言!

只是,这一刻,文臣们却是无力去寻找汉王的麻烦了。

只因,陛下站汉王。

甚至,陛下还把北迁一事的责任落到了汉王身上,这岂不是说,文皇帝是认可了汉王的三册?!

就汉王的那些三册,不说让百姓北迁了,就说是修筑漕河,也是一笔难以想象的消耗。

这钱,谁出?!

是你汉王?还是你赵王?

或者是陛下!

反正,如今已经是累卵之地的朝廷肯定是拿不出这笔钱的。

何况,赵王还把户部右侍郎给斩了!这金口袋也没了。

在文臣们的眼中,看到的尽然是绝路,北迁一途必将败落。

而汉王对此事全权代理,更是令文臣们产生非议。

汉王这个不当人子的东西,就会京察收拢钱财!

如今京察已过,你汉王还有什么招式来坑钱?

就会窝里横,有种去草原抢鞑子的钱财啊。

此时此刻,文臣们以为,想从这里去把汉王搞下台已经是不太可能了,立刻是矛头一转,对准了汉王的劣迹案例。

……

汉王府,府内,身旁是‘花瓶’王妃清点地契,眼前是王针合算难民民力所需的成本。

朱高煦端着茶杯笑呤呤的吃着酱鸭肉。

酱鸭肉入口醇厚,味蕾打开,心情大好。

相较于这几日文臣们水深火热,朱高煦可以称得上是悠哉且悠然了。

没有奏折批阅的日子,真美。

朱高煦又怎么不清楚这群文臣们戳着自己的脊梁骨在骂,各种难听的都骂了。

这还是明面上。

背地里,指定骂的更凶。

朱高煦暗叹,“这个春天上火的人必然不少。”

待文皇帝一道旨意下达,这群文臣们全都熄火了吧!

朱高煦甚至都无需怀疑,哪怕是文皇帝下旨意,文臣们都会腹诽着,是他备受文皇帝宠爱,文皇帝这才遵循自己的北迁意见。

甚至,这一切都是他朱高煦一力撮合而成的。

更加难听的也有,说是朱高煦北迁就是想要把监国的身份给做实了,以作徐徐图之的打算和规划。

说他蠢笨如此,竟然遑论朝政大事。

说到底,朱高煦和文臣们结怨的原因不正是这监国位子?!

文臣们仰仗太子朱高炽日后还能被朱高炽点播点播,运气好的,被朱高炽赏识,那岂不是荣华富贵?功名利禄?

跟着你汉王呢?!

难不成去云南就藩?吃灰?

两者相较之下,选择谁一目了然了,这不得弹劾你汉王?

你汉王占着茅坑不拉屎,你就是有问题。

你汉王治理朝政期间,虽然没有大错,但是朝政一如既往,没有做出任何效果,那你汉王就是有问题。

总之,你汉王不能给我们带来利益,那你就是有问题,我们就是挑刺。

现如今,萧仪和夏原吉被斩了,你汉王也要承担责任,因为这是你授权的,根本不是我们挑刺,才有了这取死之道。

朱高煦解释过,北迁是皇帝格局该考虑的事情,不是臣子。

所以,文臣们有意见很正常。

谁会来支持北迁呢?!

唯有武将。

为何?!

武将不容疆土有丝毫的分割,更甚的是,多打几年仗,就能多攒些军功,拜将封侯。

武将靠什么出名?当然是打仗啊!

在江南等地打不起来怎么办?那就只有请缨去打仗了!

所以,这些武臣不单单是拉偏架,倒戈他汉王爷,而是也有自己的私心。

文臣和武臣,自古以来就是阶级对立,甚至还是绝对的阶级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