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柳暗花明(1 / 2)玄珠乱首页

-1-

蒙兰玉点亮火折子,递过一样物事来。

柴荣接过,见是一张鞣制后的兽皮,上面画着两幅青山,一衣带水,当中一轮圆日。

柴荣看罢,问道:“只有此图?”

蒙兰玉道:“还有一个歌诀,但口耳相传,究竟是不是先祖留下的,就不得而知了。”

柴荣折起兽皮,递给蒙兰玉道:“怎么说?”

蒙兰玉道:“两道岩,四分水,黄龙下,醴泉出。”

柴荣微哂道:“这四句歌诀,一定不是你先祖留下的,后两句出自《淮南子》,定是某个后世的族长,推断剑冢在洛阳,是以留下了提示。”

两人正说着,王朴从房中睡眼惺忪地走出来。

柴荣道:“先生留步,刚好有事同你商量。”

王朴本是出来如厕,但见月下站着谪仙一样的柴荣,一时还有些懵然。他搓了搓眼睛,才算清醒过来道:“去我房中说罢。”

王朴先行一步,向屋中走去,柴荣顿住脚步,向蒙兰玉道:“先生以后长随我左右,算是我的谋士,可否将先祖一事,请先生一同参详参详?”

蒙兰玉道:“一切听公子的便是。”

-2-

柴荣加快脚步进了王朴房中,将蒙兰玉所说的剑冢一事,挑紧要的说与王朴听。

蒙兰玉拿出兽皮,铺在油灯下,王朴细细端详了一阵道:“单看这幅图,实在不得要领。要说这样的地势、山水布局,可以说是俯仰皆是了。”

柴荣又将那歌诀复述给王朴听。王朴道:“那先祖生前,怎会知道《淮南子?泰族训》的句子?那已是她身后几百年的事了……”

柴荣道:“我也是这么说。估计是哪一代族长,判定剑冢在洛阳,故传下了这十二字歌诀。”

蒙兰玉问道:“为何公子和先生都说听这歌诀,便能判断是洛阳呢?”

王朴慢条斯理道:“两道岩是说伊阙东西两座山,四分水是洛水、伊水、涧水、瀍河。淮南子这两句,讲的是大禹治水到洛阳,凿龙门,劈伊阙,平治水土的故事。而黄龙醴泉,说的是舜帝沉璧于洛水,有龟负书而出,接着,黄龙舒图于云畔,都是很明确的提示,是在洛阳了。”

蒙兰玉叹息道:“我族多生于蛮荒北地,若早有公子、先生这等胸藏文墨之才,也不至于蹉跎数代了。”

柴荣道:“不过,光是看图,实在无法和这歌诀联系到一起,这位族长又凭何判断剑冢在伊阙呢?”

王朴沉吟道:“我也猜想不透。不过……时候不早了,蒙姑娘余毒未清,还要早早歇息才好。”

蒙兰玉听罢,盈盈福了福,便回自己房中去了。

王朴道:“公子,你不觉得奇怪吗?”

柴荣沉静地看着他,示意他说下去。

王朴站起身来,边踱着方步,边皱眉道:“蒙兰玉说,是开凿佛龛的族人发现了我们走的密道。可是,蒙兰玉此次来洛阳,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的话,那根悬崖上的绳子,又是怎么系在崖顶上的呢?”

柴荣道:“嗯,另外,那四句歌诀,暗示如此明显,我们又恰好在伊阙,实在太过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