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他听闻阴皇喊出“夺魂”二字,他才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对方。
远古巫术中的夺魂,他在阴山派的秘录中看到过,此术可夺一切精魂,不论神魔鬼怪,霸道的很。
而他此刻又是凝聚煞气而成的魂体,没有肉身抵挡,也没有七魄相护,便如无根的无根的浮萍一般,很容易便能被夺去神魂。
虽然他阴一铭修练的是不灭神魂咒,但也不愿意就这么失去这具倾注了他无数心血的神魂分身,修为一落千丈不说,那种灵魂被撕裂泯灭的痛苦更是他不愿意去承受的,那等于是要了他半条命。
更何况,阴皇的魂舍分身在此看着呢,他更不想成为阴皇口中瞧不起的废物,那样的后果意味着什么,阴一铭他连想都不敢去想。
所以阴一铭虽未见过,却听阴皇一提,便再也不敢马虎大意,直接就使出了看家的秘术。
阴山鬼域一使出,整个天地间漆黑一片,阴一铭同时也消失不见。
而风建春身前短杖上的黑焰,反而变得更加显眼,因为这火焰看上去比这漆黑的空间更加的黑。
然而,风建春却对此视若无睹,专心地哼唱着巫咒,只有那三两只被拘来的孤魂野鬼,正茫然地四处游荡。
突然,其中一只孤魂野鬼化作阴一铭的模样,手持黑色利剑出现在风建春背后,无声无息地刺向了风建春的后心。
只见风建春哼唱未停,他只是随意地扭动身子,变换了一个姿势,便轻易地躲过了这一击。
只是这化作阴一铭模样的鬼物,一击不中便没了再次攻击的机会。
那对盘旋在黑焰顶端的招魂铃铛,牵引着包裹着短杖的黑焰,化作一个黑色的龙首,一口便将那鬼物吞入口中,瞬间便被黑色的火焰烧了个干净。
只是那代表灵魂的一点荧光,却被收入了招魂铃铛之内。
就在招魂铃铛收了那灵魂荧光之时,这阴山鬼域中余下的孤魂野鬼,聚在一起拼命地吸收起周边的煞气,转眼间化作了一个三丈多高的巨大恶鬼,挥舞着两只巨大的鬼爪,张着血盆大口向风建春的位置扑来。
这次招魂铃铛却没有像之前一样牵引着黑焰冲上去,反而围着黑焰短杖更加快速地旋转起来。
一道道黑焰被招魂铃铛从短杖中牵引而出,跟在铃铛身后旋转不休,眨眼间便形成了一个缠着金线的黑色龙卷,迎着张牙舞爪的巨大鬼物撞了上去。
没有震天撼地的轰响,除去依然保持着之前的节奏不停响起的铃铛声,便再没有发出任何其他的声音。
只是这无声无息地一撞,却把那巨大的鬼物瞬间绞成了碎片,让它都来不及发出一声临终的凄厉哀嚎,便化作一朵朵黑色火焰,飞散在漆黑的空间中。
而那青面獠牙的巨大鬼物消散过后,露出的几点荧光,同样的被招魂铃铛收入其中。
这是风建春有意为之,他不忍断了这些无辜游魂的生死机缘。道言“旅归”,佛曰“轮回”,都是说生死犹如昼夜交替、四季变换,不停不休。
是以道家有言:“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
又如佛家所言:“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从来处来往去处去,缘来、缘生、缘起、缘灭,是为生死。”
风建春虽不清楚灵魂泯灭之后会变成什么,也不知道本源缺不缺几个灵魂,但他却知道不论修佛、修道,都将灵魂看得无比重要,将超度亡灵视为一件莫大的功德。
不然,道家也不会有掌管阴曹地府的十殿阎罗,佛家也不会将统御恶鬼的鬼神夜叉,列为八部天龙,这么做必然有着这么做的道理。
也许,远古巫族的消亡,很可能便是因为他们焚魂为祭的恶习。反观佛、道两家,却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存不灭。
这一切的一切,虽然只是风建春的猜想,却让他不得不对灵魂产生敬畏,轻易不做那些将灵魂泯灭的事情。
他认为,现在只是他没能力了解这一切的真相,也许有朝一日,当他修为到了足够高的境界,便能窥视本源的真相,这其中的深意便能自然明了。
现在既然起了这一念,便不要选择去违逆,不然心魔顺势而生,这又何尝不是修行途中的一次砺心的天劫?
这也是风建春三年寄居在雍和宫中,参读佛经时所得来的一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