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深思片刻,却是不愿放弃这条财路。
“二位看这样如何,我们不直接兼并控制这些茶农,但是去和他们谈买卖。”
“买卖?”毕自严和韩爌都有些困惑。
“是的,买卖。”崇祯为他们讲了自己的构想,更类似于后世的供销社。
由官府统一向那些种植茶叶比较密集的地区采购茶叶,再交给那些有经销渠道的茶商,分发售卖。
当然,政府的供销社转过手的茶叶,中间都是要收取差价的。
这相当于供销社和茶商合营,也就是在其中征茶叶税了。
毕自严还是有些疑惑,“陛下,如果我们卖给茶商的茶叶比茶农的更贵,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向我们购买呢?”
崇祯自信道,“因为和供销社合作,他们可以插上皇旗,免除榷关税!”
榷关税,就是大明商税中的流动税,简单讲就是各处水陆要道按商品价值征税。
这个税种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是可以避免的,商人如果想要省钱,雇佣一些车队走弯路绕开征税的榷关就可以,而对于一些必须水运的大宗商品而言,又会重复征税,干扰商业发展。
榷关改革同样可以拯救明朝财政,但是这个难度更高,只能排在以后了。
仅从茶叶税而论,因为茶叶和酒不同,是可以行销全国的商品,但是由于榷关税的存在,商人无法将其售卖至更广大的全国市场。
如果同供销社合作,僻处四川、福建等地的茶叶,就可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进入南直隶、京师这些消费需求旺盛的大市场。
也不用多,只需要这些地方有几个大茶商看出其中的商机,这件事就成了。
毕自严细细咀嚼着崇祯的解释,“妙啊,陛下,虽然朝廷通过供销社向茶叶征税,但是茶农、茶商并没有受到损失,反而都能从中得利,这简直就是三赢!”
韩爌也领略了崇祯这个点子的奥秘,“老臣觉得,皇上关于供销社的点子不仅可以用于茶叶!”
他一反常态道,“南北干货、木竹砖瓦,这些能全国流通的商品,都可以通过供销社代理。这样一来,不仅没有违背祖制,未对小民征税,而且也促进了国家殖产兴业,增加了税源。”
崇祯颔首应许。
实际上,供销社这个组织,自己前世曾经操办过。
它不仅可以用来收购农产品,还可以将城市的工业品出售给农民,从中再收取一道间接的消费税,大大扩展了税基。
不过,成立这种巨无霸式的供销社,利益实在太大了,如果人员素质更不上,很容易被基层的土豪劣绅看上,变成他们盘剥农民的工具。
所以,崇祯对供销社的考虑还是路要一步步走,至少先从茶叶做起,把起步阶段搞好。
吩咐韩爌和毕自严回去后完善酒类合营、茶叶供销社在全国实行的后续具体方案,崇祯便回宫休息。
躺在椅子上,崇祯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辽东情报,正要慢慢细读。
突然,他赤着脚从椅子上跳了下来。
“什么,黄台吉竟然兼并了科尔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