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觉回想着和大家说:“不知道大家以前坐没坐过牛车出门,我印象中上一次做牛车出门,好像还是五六岁的时候。”
“那时候东北冬天的雪还很大,冬天更是能给人冻掉下巴。到了过年,家里就会赶牛车走出很远去集市上买东西,那时候就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车上。”
“底下铺个干净的塑料袋,上面再裹个被子,买好的东西就放在被窝里面,不然等到家基本上就被风给吹冻住了。”
“以前打车不方便,基本上出去串亲戚,都是这样赶着自家的牛车,再带上一大堆的东西。”
“那时候年气儿足的很,想要去谁家里过年,甚至要提前个十天半个月就开始准备。”
赵觉和直播间中的网友们说着赵觉记忆中的事情。
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甚至很多童年记忆已经模糊,不过赵觉对这些却记得格外清晰。
或许是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串门’,是一件太让人高兴的事情。
有的新的伙伴,穿新的衣服,喝到平时舍不得喝的大白梨,吃到平日里见都见不到的砂糖橘……
赵觉不由得感叹:那时候的砂糖橘,真甜啊!即便是后来可以随便吃,可是似乎也吃不到那个味儿。
几个人赶着车,大概走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路上来往去县里的人才多了起来。
去的地方虽然是县城,不过位置其实也是在山区,所以来往的人几乎都是在附近村子住的村民。
当然,像赵觉这样从远些地方赶来的,也不在少数。
尤其是寒冬过去,耕种的时候到了,买东西的人自然也多不少。
而其中来来往往,不乏有许多像赵觉这样坐着牛车的人。
距离县城集市不过一里地的时候,路上的人忽然多了起来。
不到八点的功夫,竟然已经有许多人买好东西踏上回家的路程。
难得来集市一趟,基本上大家手中拎的都是大包小裹。有的甚至一只手拎着三四个袋子,显然,这进县城一趟,最少大半个月不用来赶集。
顺着道路的尽头望去,已然能够看见乌央乌央的人海,连嘈杂的吆喝声,都逐渐开始清晰。
“再有个一里左右的路就到集市了,不知道大家他听见没,走到这就已经能听见集市上的叫卖声了。”
“这县城里,是附近唯一一个赶集的地方,不过也不是每天都开集,只有赶上二、五、八的日子,才会开集。”
“这二五八,其实就是阴历上带二、五、八的日子,初二、十二、二十二这么推,一个月也就十来个集市。”
“所以每到集市,都异常的热闹。赶上过年人多的时候那街上的集市,甚至足足能摆上两里地,从大东头到大西头,买什么东西的人都有。”
“赶集的人挤人,商贩们也是一个摊接一个。想要占个好地方,甚至清晨一两点钟就要收拾东西去占位置,不然等人到了,好地方早就已经被别人占去了。”
瞧着那路上逐渐增多的人群,赵觉原本有些瞌睡,也全部消失,语气有些兴奋的和直播间的网友们介绍着县城的集市。
“集市能摆出二里地?这也太夸张了吧啊……”
“不是说还有一段路才到集市呢吗?怎么现在就这么多人?”
“哇,乡村的集市哎!我还真是第一次看见!”
“我靠,才不到八点,这么多人都已经赶晚集走了?”
“还没到地方就这么多人,这集市肯定热闹!”
“这人还算多?那你们是没见过过年时候的集市,嚯,那才叫一个人山人海!”
“靠、靠、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