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刘姥姥必须拿出最少五百两,上不封顶的银子,才能顺利赎身。
所以刘姥姥救巧姐,需要什么代价?她如何凑得齐银子?
最重要的一点,刘姥姥救巧姐,难道家人同意吗?
这就要说刘姥姥的女婿,首先刘姥姥出场,是因为家里过不下去,而女婿抹不开脸面,所以刘姥姥前来贾府求助。
可见刘姥姥一直和女婿一家住在一起。
现在看来这很平常,可在以前,能够奉养刘姥姥,这个女婿一定是个孝子。
而刘姥姥两次贾府之行,有什么收获呢?
一百零八两银子。
两锭金如意。
纱布绸缎六匹。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贾母赏赐的衣服数件。
别人的衣料数件。
保命的丹药、养生的丹药数瓶。
御田粳米两斗。
点心若干。
而其中,两锭金如意折合银子三十两。
纱布绸缎属于高级衣料,结合历史,贾府的原型是江南制造,给皇上衣服提供布料,所以六匹布料,最少值三百两银子。
贾母的衣服更是最好的料子,数件最少是五件到十件,折合银子最少二百两。
别人的衣服布料,折合也有一百两银子。
而保命的丹药才是最值钱的,一粒药就可以是百十两银子的高价。
在女婿孝顺的前提下,在贾府有恩的前提下,在刘家有余钱的情况下,刘姥姥要救巧姐,起码家人同意。
而这份同意,前提是不用卖房子卖地,能保障生活的前提下。
保守估计,刘姥姥手中有银子一千两,这是全部家底,可是救出巧姐后,刘家活不活了?
所以刘姥姥还有钱,这个钱,就是妙玉嫌弃不要的杯子,
妙玉曾说,贾宝玉家中未必找出一个这么俗气的杯子。
可见妙玉的杯子有多值钱。
所以,刘姥姥救出巧姐的代价,虽然不至于倒卖家底,可也一定是一夜活到解放前,开始普通的百姓生活。
这也应对了巧姐的判词,一个姑娘,在荒村野店纺织。
刘姥姥因为贾府发家,也因为贾府回归平淡。
不过是一段因果。
……
很快得到了贾家被抄家消息的刘姥姥再次来了京城,然后前往监狱探望王熙凤,而王熙凤如今已经是落得病入膏肓的局面。
此时的刘姥姥看着眼前的王熙凤却是悲从中来的哭了起来,“姑奶奶,你现在怎么这样了?”
“姥姥,没想到你还能过来看望我?”已经是落魄到极点的王熙凤看到刘姥姥也是很诧异。
“姑奶奶,巧姐呢?”接着刘姥姥便是满脸疑惑的问起了巧姐。
一提到那个可怜的女儿便是让王熙凤哭了起来,“呜呜呜……”
刘姥姥一看这情况心里便是有了不好的猜测,“姑奶奶,你别哭啊!快告诉我巧姐在哪?”
此时一旁的侍女连忙看向眼前的刘姥姥解释说道,“姥姥,大奶奶本来把巧姐交给了王家舅舅,却是没想到王家舅舅竟然把巧姐给五百两卖了。”
“什么?卖到哪里去了?我去想办法赎回来去。”
“姥姥不要急!幸亏苏国府的小公爷出手了,已经平安救回了巧姐。”
“真好!没想到贾家落难的时候,竟然是苏国府出手帮的忙。”
此时的王熙凤却是有了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说道,“如今落得这幅田地是我王熙凤咎由自取,只愿不要把灾难落在巧姐的头上,这孩子可是无辜的。”
“姑奶奶你放心!巧姐好人有好报!只要有我在,不会让巧姐受委屈的。”
“姥姥,谢谢你。”
“姑奶奶,你千万别和我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有我们家一口吃的,就绝对不会让巧姐受委屈。”
就在刘姥姥在监狱里探监王熙凤的时候,苏宁也是被那个生性多疑的皇帝给召见了,“苏宁,听说你出手帮助了贾家?”
“回皇上,微臣也就是把林黛玉和贾惜春接到了府上,另外王家把贾琏之女巧姐卖到了青楼,微臣便是出手救下了巧姐。”
“你和贾家的关系很好?”
“一般!皇上,微臣只是和贾宝玉关系不错!另外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一对金童玉女,所以便是力所能及的提供了帮助。”
“苏宁,你说朕这一次对贾家抄家是不是做错了?”
“皇上,微臣感觉你对贾家抄家抄晚了,贾家的这帮没有眼色的勋贵,根本不需要给他们太多的机会。”
“噢?朕还以为你会替贾家求情,没想到你也会看不上贾家的这帮人?”
“皇上,微臣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的清楚贾家的情况,如今他们家落得这幅田地一点也不亏。”
“嗯,朕已经决定赦免贾宝玉了,你去监狱里把他接出来好了。”
“是!皇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