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是有一所中学的,因为出山路途不便,镇上便重金请了六位老师,三人一组,轮换着在山里支教。中学用的是小学的校舍,从初一到初三只有一间教室,学生很少,最多时也没超过15个人。原因很简单,很多孩子小学毕业后随父母外出到打工城市上中学。第二天一大早,由晚就着豇豆匆匆扒了几口稀饭,怀里揣了两个馒头就上路了,就像以往上学那样。
离开学还有一个礼拜,学校肯定是没有学生的,但刘老师一直住在学校里,无论是否轮休。他家在南方很远的地方,那儿有无休无止,连绵不绝的群山,比由晚家这的山还要多还要大。听刘老师说,他在北方的一个特大型城市读的大学,那儿有上千万人,还有很多新奇的东西。由晚喜欢听刘老师讲山外面的故事,并且他讲起来要比村里那些外出打工的人所讲的要有趣得多深刻得多。但是由晚很奇怪刘老师为什么不在那么美好的地方当老师而是到这偏僻的山村来。对此刘老师只是淡淡的回答说每个人的际遇和追求不同,道路和选择自然也不会相同。
因为教室紧张,刘老师并未住在学校的教室里,镇上为支教的老师在学校旁的水塘边搭了三间木头房屋。山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头,而且用的都是扎实耐用的好木料,虽然小,但是很温馨。这里是老师们的宿舍,也是学生的食堂,因为学生们经常把饭菜集中到这里会餐。
空荡荡的学校,亮闪闪的旗杆,走进学校的由晚心里是矛盾的。他担心提出外出打工的事会让刘老师不悦。几经盘桓,由晚还是慢慢向宿舍靠近。这时刘老师正好拿着大白菜走出来,一眼边瞧见了由晚,还未等由晚开口,便招手让其过来。由晚与刘老师并排坐在宿舍门口的小凳子上,刘老师一边摘菜一边眯着眼睛盯着面色凝重的由晚,似乎能够洞穿他的内心。“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刘老师面带微笑。由晚也不藏着掖着,“过几天我要出去打工了”。刘老师似乎早已料到,因为这些年在假期来找他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来告别的。“去哪里打工?”刘老师摘着白菜饶有兴致的问,“没想好,一个是韵州,一个是鲁市”由晚犹疑的答道。
“都是好地方啊,想听听我的建议吗?”刘老师的兴致更浓了一些,由晚迫不及待的点起头来。这时刘老师停止摘菜,眉头紧蹙,顿了顿说:“首先,对于你来说,无论在哪个城市,除了工作外最该做的就是读书,读好书。书籍是人类成长的阶梯,书读多了,我们慢慢就会对社会和人生有些思考,你也将会遇见一个不一样的你。第二,至于去哪个城市的问题,目前可以先去鲁市,因为你一无所长,去那儿更容易找到工作,等到你有一技之长的时候,就可以南下去韵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