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不知道的是,海宁之所以这样设计,为的就是堵住或者说稳住某些初期合作者的内心想法。
当然那群远在天边的人对于乾隆皇帝来说毫无参考价值,即便他们个个看上去都忠心耿耿。
相对而言,海宁在这三个条款之后所增开的某几个条件,更能引起皇帝本人的注意。
作为一个商人,一个雇佣兵首领,海宁当然是不肯吃亏的。所以在为大清帝国送上了特制版的套餐内容之后,他也要求大清帝国回敬以对等的尊重。
指示这个具体的内容,却让乾隆感到些许意味深长。
“朝廷允许环球集团另设一家东印度公司,参照欧陆体例,许以募兵、交战、媾和之权利。”
“朝廷需主动诏告天下:海外一切事务,凡不涉及本土岸防及交易者,疑虑交给东印度公司和环球集团打理。”
“朝廷需明发诏旨:明确移民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参与东印度公司旗下的军队并接受军事训练。该军队只会用于保护移民和对外作战,绝不踏进本土一步。同时,朝廷官兵也可以根据需要参与组建这支军队。”
这三条内容虽然看上去都比较敏感,无一不涉及到军队和邦交大事。但乾隆皇帝却从中只看到了对于海外货张这一想法的执着追求,他很难将包藏祸心这几个字联系到一起。
毕竟一个包藏祸心的人,是不会主动禁止自己手上的军队进入本土也就是大清境内的。而且,如果大清官兵也可以参与这支军队的组建,那么就很容易从旁进行监视,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在海外就解决这一祸患,根本不会银行寄到本土生民。
所以乾隆这位大清皇帝也完全没有担忧的必要。
更何况他还听说环球集团的武器十分先进,多次对外战争凭借的都是这一优势获胜,所以他早就想见识一下了,如果能够让自家军队和对方进行联合作战,很有可能就可以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至于明发诏旨、晓谕天下这种事情,动静确实大了一些。但如果不想让天下臣民都误以为非可以简略的缩小一下范围,只告诉那些参与此事或与此相关的官员就可以了。至于于海宁可能遇到一些麻烦之类的概率性事件,只需要给他的人挤到秘旨,就可以在关键时刻防止误会了。
不得不说,乾隆皇帝在利用封建统治的各种制度工具的能力上,还是很有一套的。
甚至,在他的规划当中,就连海宁和环球集团也不过是他用来对付准噶尔部的工具而已。
准噶尔部在康熙时期遭受重大打击,这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重点描绘过的一段历史。不过,准噶尔部并没有在那一次打击当中灭亡,它如今还在天山南北继续苟延残喘。雍正在位期间也曾经多次和该部发生过激战,据说他的皇位竞争对手十四阿哥,就曾经长年参与此类战争。相较而言,雍正皇帝在这方面的工具就肯定要少上许多,为此他心中多少是有些郁闷的。不过皇帝亲征这种事情对他那个级别的人来说已经稍有难度了,而对于乾隆来说,同样的男主肯定还是存在的,甚至他这个只打财树的人,很有可能会表现的更差。只不过准噶尔部在清朝的连番打击之下,恐怕已经不需要他这个皇帝亲自出马了。因此现在的他也只不过是秉承先辈遗志,将其彻底消灭而已。
只不过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更何况是曾经建立过蒙古帝国的铁木真子孙。所以乾隆也得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并且动用最为精锐的力量,争取毕其功于一役的解决这个麻烦。
所以,乾隆皇帝是不会建议自己的精锐当中增添上环球集团这个助力的。
基于这种想法,他早年间就已经和海宁就此事互换过意见,甚至还从环球集团那里弄来了一套可视通话系统,可以直接和地方上的大臣们进行联络。如今这套系统他已经用了两年之久,不但深深的体会到了环球集团的强大,更是在暗地里模拟了许多战争期间此类通话系统的使用方法。
单就模拟的结果来说,拥有这一先进设备之后的清朝可以更快地在战场上作出反应。这也就意味着环球集团已经给他的军事设想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所以他才会更加倾向于海宁提出来的那些个所谓套餐。毕竟他才是第一个实实在在购买过环球集团付费服务的君主。
而且据他所知,其他国家的君主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要求,但遭到了海宁的婉言谢绝,这意味着他在海宁的心目当中是拥有特殊地位的。
显然,海宁是很在意他这位早期合作者的,因此他和海宁的互信互任也是有着良好基础的,所以他也没有道理去怀疑海宁的这些套餐会有坑害他的地方,恰恰相反,他还希望环球集团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技术惊喜。
从乾隆的角度看来,环球集团在这方面似乎也是非常争气的,在这次谈判的过程当中,他们向皇帝和亲近的大臣们展示了一幅地图,那上面显示,集团现在控制的地盘完全可以从波斯、俄国以及哈萨克夹击准噶尔部,如此一来胜算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这当然让乾隆感到愈发的欣喜若狂。
甚至他都已经开始考虑环球集团早年间推出的行政管理服务套餐了。
和俄国的女皇伊丽莎白不同的是,乾隆皇帝并没有在此前同意类似四河协定的条款,他和他大臣们的担忧和女皇是高度一致的,只是那个女人的决定,在他们看来显然更加疯狂一些。
毕竟,允许一个陌生的外部势力在其境内全面进行商贸必然会引发君主关于渗透的担忧。而且,人口的绝对数量和人才的经营程度,在封建帝王眼里是极其重要的帝国根本,招纳流民、招募人才这种事情,看上去实在是太像揭竿而起的风格了。
最为要紧的是,作为试验区化的总督区之设立,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国中之国那般。乾隆虽然不知道这对于即将散架的莫卧儿帝国是有巨大诱惑力的,而对于一个正常的国家,这只是意味着风险而已,但他本能的通过一个帝王的小心谨慎甚至是恐惧心理,完美的避过了这方面的大部分陷阱。至少海宁如果现在就发兵攻打清朝的话,几乎在其境内没有多少可用的支撑点。
所以他的小心翼翼并非全无道理,当然在他自身看来由于不知道海宁的后期规划,所以,在伊丽莎白女皇取得的成就,以及海外拓殖套餐的巨大希望面前,乾隆对海宁本就不高的提防心理,又一次遭受到了致命的摧残。
好在,对于他的心理,紫金是有所明悟的,而且已经做好了利用一下的准备。
为了打消乾隆的顾虑,紫金不得不让谈判代表们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