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海宁的角度来讲,英国人的这一企图,恐怕不会得到积极的响应了。
海宁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盘作为基础,所以他需要一些时间来进行发展并储存实力,这样他才能够应对下一场爆发的冲突。
而这样的时间自然是越长越好,所以和英国人的谈判就成为了拖延时间的最好借口,英国人总不至于在谈判期间发起战争,那样的话他们好不容易得到的喘息机会就将会失去。
对他们来说,海宁的环球集团自然还拥有进一步攻击他们的能力。而海宁虽然可以选择不这么做,但他要真这样做起来的话,那英国人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加惨重。
所以,这样的借口是再完美不过的借口,而学业的属于你达成,自然会让这样的借口消失,所以海宁不会让英国人得偿所愿的。
现在海宁甚至于已经不再关心谈判的事情,他工作的重点已经变成了群里各色各样的人才,如今他已经在俄国站稳了脚跟,而俄国又拥有同欧洲各国发掘人才的优良传统,他们会给予很高的俸禄,吸引这些人才到偏僻的俄国来。
海宁干脆就使用相同的手法来和各个国家的顶尖人才进行交流,并吸引他们进来环球集团进行工作。
当然,俄国那些粗糙的作风也不能成为环球集团对外笼络人才的所有内容,因此其他领域的一些手段也是应该考虑在范围之内的。
只是,这些更加丰富的手段的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讨论,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使用的时机和种类。所以海宁现在还只是在对这些方案进行细化和优化,并没有随时动用他们的准备。
不过海宁这边没有行动,并不代表大洋彼岸就不会有人行动起来。
相反的,考虑到海宁对某些人的重视程度,在大西洋的另外一边的某一个人,早就已经引起了他手下们的注意。
这个人是鼎鼎大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将在费城进行他们著名的风筝实验,将雷电从天空当中勾引下来。
蓝土派向北美洲的海军司令瀛洲就表示,这家伙完全有可能被他们吸收到组织当中来。
为了实现这一点,他还专门打着学术交流的幌子,派人去和富兰克林结交。
海宁虽然是一个穿越者,但因为有机器人们的存在,所以这两年的时间里,他都没有怎么吸收土著人才。
然而,倘若是一般的人物从自己面前擦肩而过并从此失之交臂,那或许还可以视而不见,但富兰克林这个名字,恐怕就由不得他如此放纵自己。
所以他对瀛洲那边的结果还是很期待的。
六月,一位叫做托马斯韦德的仆人奉命来到了费城,并在当地人的指引之下找到了富兰克林的住处。
他为后者带来了丰厚的见面礼。
除了以环球集团总裁海宁的名义送上的科研赞助外,他还带来了许多环球集团最新的科技发明,以及一些社会制度领域的创新举措。
由于远隔重洋,富兰克林到现在都还不知道环球集团与俄国签订了四河协定,以近乎出卖部分领土主权的方式,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制度设计。
所以当他收到这些礼物之后,科研赞助姑且搁置一旁,不去讨论光是那些崭新的科研成果,和让人耳目一新的制度设计,就让他感到欲罢不能。
十八世纪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知识分子们虽然有自己爱好和贡献的专职领域,但往往分化的并不怎么完全和彻底当时的知识,在数目上可能还没有达到占用他们太多时间的地步,因此往往看到一些人身兼多重身份。
比如富兰克林这位物理学爱好者,他就同时也担当着政治家的角色,因此对于社会文化方面的制度设计并非毫不关心,相反,在他的人生履历当中,他曾经不止一次的为之倾注了大量的生命。
作为美国的缔造者之一,他的付出并非全无回报。为此他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哦对了,他之前还是一名报刊从业人员,只不过在1748年的时候已经退出了他的印刷生意,只保留了分红的权利。
说来也是巧合,韦德向他介绍环球集团所取得的各种成就之时,所用的载体之一就是报纸。
和乾隆皇帝当年看到了那些报纸相同的事,除了环球集团的各种发明和进步,意外出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事情,都有可能成为仆人们报道的焦点新闻。
富兰克林也因而得以了解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此时的费城作为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仍然需要向乔治二世效忠,所以弗兰克林对于发生在1751年的某些战争非常感兴趣。不过战败的英国方面一直对此讳莫如深,导致许多战争的细节都不为他们所知晓。直到今天富兰克林才从报纸上得知了克莱武等人的际遇。
只可惜的是他不过是因为殖民地的官员而已,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说服英国王室和内阁挽救这些同胞。而且,殖民地的自由程度和意图正在变得愈发明显,很多人都已经为此表达过担忧,但因为英国本土的很多传统都没有被移植到这边来,所以,这种担忧虽然富有意义,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扭转局势。
而环球集团对此的观点也与富兰克林惊人的一致,虽然在相关报纸当中提到北美殖民地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但为数不多的几篇也都将殖民地看作是一个更加自由的地方。当年移民来到这里的那些英国本土公民,其实大部分都生活在底层,他们既缺少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悠久的贵族传统,所以对国王的忠诚,远远没有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自由向往重要。
这个观点当然不可能存在明显的错误,甚至富兰克林也隐隐约约的觉察到了这一点。
不过他和面前的这位韦德先生并不需要在这些敏感的领域浪费时间。因为来到这里的韦德,希望他能够尽早的做出一项重要的成就,以证明他此次的旅途并非全无意义。
他清楚的告诉富兰克林:“我们希望用报纸来报道您这次石破惊天的壮举,只要你能够做到,我们不但会给予丰厚的酬劳,还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环球集团。在那里,你将有幸见识到更多更神奇的发明创造,以及让所有普通百姓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制度设计。”
对于如此富有诱惑力的条件,富兰克林的回答却是简单的一句话:“请让我先把这些报纸看完。”
由于环球集团成立了已经有一年之久,而海宁等人来到这里更是已经接近两年。所以即便对他们以往行为进行简要的介绍。需要搜罗出来的报纸和其他相关报道及材料也足够富兰克林阅读上三天。
在最早见到托马斯韦德的时候,出于代课的礼貌,他只是简明扼要的进行了快速的翻阅,但如果要进行更加深度的合作,甚至通过直接加入的方式成为对方的一员,那么富兰克林就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而更加认真负责的阅读这些东西。
三天之后,韦德再一次见到了富兰克林,但后者刚刚从疲惫的阅读当中解脱出来,现在还处于各种经验的新鲜科技的巨大震撼之中,无法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未来人生,因此他也没办法给对方以明确的回复。
但是,关于对方想要的那种石破惊天的实验,他倒是原本就有一个足够震人心脾的想法。
其实韦德早就知道了,他的这些想法之所以一直没有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多多少少是出于一个穿越者谨慎而又矜持的思维。
所以在富兰克林进行叙述的时候,韦德没有多说一个单词,只是在那里静静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