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曲线返城的无奈之路(1 / 2)穿越四十年首页

就在梁海涛穿越后的第三天凌晨3点43分,一直守在半导体收音机旁心里忐忑不安的他,最终还是被那场不可避免的唐岭大地震彻底震撼了!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唐岭大地震发生的第三天,受华夏国家地震总局、以及在此之前同时收到地震预报电报的其它四个省市地震局的指示和委托,江宁省地震局正派员赶往唐宁县,将对7月25日晚上从唐宁县同时发出五封摩斯密码电报的发报人进行查找,带队的是7月29日刚复出工作不到两天的江宁省地震局副局长潘森。

7月28日傍晚,就在收工的时候,邱明仁和潘毅两人,随着76届的二十几名新知青,回到了坪乡知青农场。

哥们仨坐在昏暗的屋子里,邱明仁和潘毅沮丧着脸,闷头喝酒不说话。

而梁海涛却一边喝着刚从生产队小卖部打来的“地瓜烧”,一边大块朵颐着他俩从省城带回来的卤猪头肉,借着酒劲大放厥词。

“邱明仁,你俩别垂头丧气的,有失必有得,这对咱哥们仨也许并不是件坏事记住一句话:当上帝关闭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此时此刻的梁海涛,无法明确的告诉他们,1977年10月21日,华夏各大媒体将公布恢复高考的消息1977年12月10、11日两天,华夏570万名的考生将走进关闭了十年的高考考场

他只能借着酒劲,安慰他们,给他俩吃一颗定心丸。

“你们别不信,我估摸着,好日子最多不会超过一年半,两年的时间咱哥们都抗过来了,难道还差着区区一年半吗?”

邱明仁和潘毅两人相对了一眼,又都看着梁海涛,心想,这小子是不是真喝醉了,开始说胡话

“海涛,别喝了!”潘毅抢过他手里的碗。

“我没醉!没醉来!干了这杯酒,往事不回头!”

此时此刻,梁海涛的脑海里想起了前世里李建衡的一首曲子:

岁月就是一杯浓酒

尝过之后才能体会

岁月就像茫茫水流

走过了难以回首

喝下了这杯酒不回头

敞开胸怀往前走

趟过了岁月的水流

风雨过后再从头

那是今年知青农场招工前一个多月,不知潘毅从什么角落隐隐约约听来了这样一条小道消息: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当中,有一条以往未被广大知青们所留意和利用、但这一年来正悄悄流行的“潜规则”:对于因伤、残、重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允许其通过正常手续的办理,回城休养治病。

据说全国各地已经有不少知青以此理由,成功地将户口转回了城里。

这对于有家庭出生问题的知青来说,就好比是在绝望中见到了一线生机

潘毅对梁海涛和邱明仁说道:“这本来就是一步险棋,首先要弄到县级医院的证明,然后经过生产队领导、公社领导、县知青办层层审批,最终还要原户口所在地的知青办审批。所以,咱们仨同时办理病退返城的成功概率几乎为零”

邱明仁的爷爷这两年身体一直很不好,父母的政策还没有得到落实,梁海涛和潘毅一致决定让邱明仁用这个方法试试。

潘毅对邱明仁说道:“你走吧,范丽去年底参军走的时候,你答应过她,今年一定走,这恐怕是唯一的机会了”

仔细权衡利弊之后,三人坚定排除创伤和自残的念头,再苦再难也绝不能让邱明仁做出蠢事,要真弄出个伤残,下半辈子岂不就毁了,怎么对家里亲人交代?

左思右想,只有选择得重病这一条路了!

但是,这个“病”要重得使自己真的丧失劳动能力,这对于年轻力壮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梁海涛说道:“既然决心已下,都得想办法试试”

潘毅皱着眉头:“办理病退,第一道难关,就是要搞到县里医院的病情证明”

梁海涛想了一会儿说道:“我跟刘娜说说,她肯定有办法”

邱明仁看着梁海涛:“刘娜?”

梁海涛点了点头:“她在县医院有朋友”

潘毅看着梁海涛:“你这么肯定?而且还能开病情证明?”

梁海涛又肯定的点了点头:“我敢肯定,不过,开具证明之前的必要手续还得要办,不能什么都没有就让人家开病情证明,这年头谁也不敢担这个责任。”

邱明仁点了点头:”这是必须的,就怕万一都准备好了,县医院的病情证明开不了,前期的工作就白费劲了。“

梁海涛说道:“本来刘娜让我保密的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们了”

原来,去年底征兵,全县就两个女兵名额,近二十个报名者最终录取坪乡知青农场的刘娜和范丽两人,但就在通知前,刘娜得知县武装部突然安排了一个省军区的内定名额,也就意味着她和姗姗将最后竞争剩下的一个名额

“为此,刘娜连夜赶回县里,说服她爸爸放弃了自己这次征兵的机会,她爸爸就是咱们县委的刘副书记,为此,他爸爸就找了县医院院长,开具了一份刘娜有肝炎病史的证明,拿到证明的时候,刘娜要求我帮忙,在第二天上午之前,务必让这份证明出现在征兵办公室的办公桌上这件事情刘娜一直让我保密。”

潘毅恍然大悟:“这两年刘娜的保密工作做的真好啊!原来她爸爸是县委副书记。”

邱明仁感激的看着梁海涛:“事到如今,不知说什么好我跟范丽谢谢你和刘娜了”

梁海涛说道:“咱们几个都是同甘共苦的好战友,应该的。”

当时能够让知青比较顺利回城而又流行的疾病主要是:肝炎、肾炎、肺结核

那个年代缺乏营养,人群中肝炎患者、肝炎病毒携带者、“大三阳”、“小三阳”的很多,所以“肝炎”就成为了邱明仁的首选。

他首先到公社医院做肝检查:“医生,我肝疼。”

“疼多长时间了?”医生看着他问道。

“疼好长时间了”

“你是坪乡知青农场的知青吧!”

“是的,你怎么知道?”邱明仁听医生这么问,心里有点紧张。

“宁境公社本地的大多面孔都比较熟了,城里来的知青一看就知道,到坪乡知青农场几年了?”

“两年了。”

“怎么样?生活还习惯吧?”

“还好,三餐能吃饱,就是半年才能吃到一次猪肉,肚子里缺油水,每天一斤多的米饭,到了夜里就饿的睡不着。”

“这好不容易下山一趟,还不得好好解解馋?”

“是啊!一会儿做完检查,我就马上去餐馆要一份红烧肉,而且越肥越好。”

医生微微一笑,听着邱明仁滔滔不绝,一边反复摸了摸他的肝区,无论怎么摸都不肿,而且从脸色、眼睛、皮肤、舌苔等方面来看也没有丝毫肝炎症状。

“同志,你身体很好,而且喜欢吃肥肉,肝一点儿没事,放心吧!”医生笑着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