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刘季,在听到赵歇那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议论之后,登时感觉灵光一闪,像是有什么东西忽然走进了他的心扉,让他明白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这便是刘季,虽然表面上玩世不恭,嘻嘻哈哈,但是很有慧心,总是能在跟他人的谈话中听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且立即付诸实践。
如果别人指出了他的错误,那他不仅不会不生气,还会立即改正。这一点正好跟秦始皇相反,所以有议论说:秦以不闻其过而亡天下,汉以从善如流而并诸侯。
张耳完全被赵歇的议论所折服,端起酒杯来,冲着赵歇说道:“不意今日能在此地听到如此恢弘大言,乃耳之幸也!耳敬公子一杯。”
赵歇自然不会佛了张耳的面子,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同时他还注意到,张耳的儿子张敖也坐在酒宴之中,细看一下这个历史上后来的赵王,刘邦的女婿,见他年纪约莫三十上下,长得白白净净,估计继承了他母亲的基因,生的眉清目秀,算是一个美男子。
只不过赵歇知道,此时刘季刚刚成亲不久,他的女儿估计就是个学龄前儿童,等到她长大成人跟张敖成亲的时候,估计对方都快四十岁了,在古代已经步入了老年的行列。
也不知道刘邦和吕后当时是怎么想的,竟然舍得让自己如花似玉水灵灵的女儿嫁给张敖这个老男人,是看上他的为人了,还是为了拉拢当时的东方大国赵国来剪除其他的异姓诸侯王?估计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而赵歇也有理由相信,张敖此前肯定是有过老婆的,毕竟堂堂名士张耳的儿子不可能跟刘季一样年过三十还娶不上老婆。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刘邦的女儿是不可能给一个诸侯王做妾的,所以张敖再娶鲁元公主之前要么丧偶,要么就是嫌贫爱富,将原来的原配妻子休掉了。
赵歇觉得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点,毕竟张耳这样的人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名利二字,他是不可能被一些迂腐的道德标准束缚者自己的手脚的,依照当时的形势,能跟刘邦联姻无疑是最为有利的事情,张耳和张敖父子估计想都不想就把张敖的原配给踹了。最后的事实证明,张耳和张敖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虽然张敖最后也没有保住王位,但好歹混了个宣平侯,按照功劳还排第三,仅次于萧何曹参,比被刘邦杀掉的韩信、韩王信、彭越、英布、臧荼好的不是一点半点。
婚姻在于有利可图,这怕是当时的人最基本的婚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