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开其中一个金属盒,将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零散的元件蹦蹦跳跳铺满了整个工作台。
这些元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每一个元件都是通过纳米技术加工而成,可以说,它们的每一个原子都是通过机器精心排列的,有的为了实现某些功能,甚至改变了原子内部质子,中子的数量,或者去除原子外围电子的数目,然后填充进去的。
开发出这些元件实属不易,方云鹰与谢开心在飞船系统的帮助下,仍旧耗费了小半年的精力,才将这些元件的三维结构图整理出来,然后交付给最顶尖的实验室来生产。
三维结构图中,每一个原子的种类与位置都标识得一清二楚,而随便一个细如发丝的元件,都包含着数以百万的原子数目。
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空隙,也是有讲究的,每个原子的内核质子数决定了这个原子的电子运动空间层,在排列这些原子的时候,不宜过分挤压也不能太过稀落,过分挤压会使两个原子之间产生排斥力,太过稀落又导致两个原子之间牵引力不够。不同的原子还因电子数目的不同,会有组成分子的可能,这些都要考虑进去。
好在这些元件已经提前开发完成,而方云鹰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按照他与谢开心设计的图形,将这些零件拼接起来。
十多条大小不一的机械臂从船舱的顶部延伸下来,大的拇指粗细,小的如蚕丝般纤微,每条机械臂配置着不同的工具,有的集成物理工具,有的集成光影显现像工具,各有各的功能。
方云鹰熟练地操作着这些机械臂,小心翼翼地对照投影在工作台上方的3D图形,将一个个元件放置到位。
这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有的元件十分微小,需要借助显微设备才能操作,有的元件结构十分复杂,与其他元件需要多个方面的吻合才行,拼接起来颇耗心神。
机械臂十分灵活,不论什么样的元件,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工具进行操作,在智能程序的调整下,无论拿捏的力量还是旋转的角度,都能一步到位。
一个个元件不断地嵌合成功,中间没有用一丝粘粘物质,仅利用元件的外形结构,便组成牢不可破的物体,每个元件之间的吻合线用肉眼难以看见,因为它们之间的平整度,是以原子为参照的。在某种程度来说,这就是绝对的平整。
两个这种级别平整的面贴合之后,绝对要比任何仍处于分子结构的胶黏剂来的结实。
随着元件不断的加入,工作台上的物体也渐渐展示出它即将形成的外形,如果不出意外,它们将拼成一个精致的头盔
“主人,这就是战神系统的客户端吗?”方云鹰示意一条机械臂擦额头上汗珠的时候,小娜忍不住好奇问道。
“不错,这就是战神系统的客户端,一个戴在头上的设备!”方云鹰点了点头,关于这部分开发,方云鹰在核心技术上并没有依赖小娜这个飞船系统,所以小娜对这个即将拼接起来的头盔带着一丝好奇。
虽然小娜的本质只是飞船的系统,但并不妨碍它模拟某种只属于人类的性格或表情,至于程序的思维方式,也仅仅处于模拟层次。
工作台上散落的元件越来越少,相反浮在工作台上的头盔越来越接近完成,这个时代的工业与艺术是完美相结合的,无论是直线还是极其复杂的几何形状,它们的原子数目一旦被计算机算出之后,便严格按照图形设计,绝不多一个原子,也不会少一个电子。
一个合格的元件,在平整光滑的位置,即使以显微镜去观察,它都是平整的,绝对不会出现坑坑洼洼。
这种工艺下产生的物体,本身就有种无可挑剔的美感在内,不但线条无比简洁,而且立体感极为强烈,即使最简单的几何体,也会带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
最后一块芯片插进头盔给其预留出来的位置时,一道柔和的蓝光流溢在战神logo处,它流的很缓慢,就像一团液体在某金属表面滑行,在第十秒的时候,一声清越的叮声响起,整个头盔自检完成,然后它激活了。
方云鹰满意地欣赏着眼前的头盔,在船舱柔和的灯光下,它呈现的颜色十分内敛,但有极其富有灵性,这是因为头盔所呈现的颜色是分子结构自身的色彩,而不是在物体上面刷一层光漆,方云鹰伸手将头盔拿在手里,许是元件原子排列较为稀疏,头盔的重量不超过五十克,虽然比泡沫的比重高不了多少,但他知道,这头盔的强韧度,比一般的不锈钢材质还要高。
他满意地掂了掂,然后往头上戴去,在接触到他头部的时候,整个头盔的结构有了一个微调的变化,仿佛在适应方云鹰的头颅。
“十分舒适!”方云鹰在心里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