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惯例,过了十五后,贾府的几个大管家们都要下了帖子来请贾母等人吃年酒。头一个就是赖家。这日贾母借口年纪大了身子不爽利,未能前去,贾宝玉倒是挂念赖家请的戏酒好吃,玩了足足一日兴尽方归。
晴雯是个爽利人,趁着喜庆遂将求给吴贵赎身的意思向赖家讲了。赖大家的原本还有意用吴贵拿捏她,倒是赖嬷嬷看得透彻,一力赞成。赖嬷嬷私下向赖大家的道,你在那府上做事,难道不知道,姨娘同姨娘是不同的?
原来,贾府里姨娘们的待遇,有家生子和外头的分别。许是为了展示贾家宽仁待人之风气,又或者家生子是自家养的奴婢无须客气,总之逢年过节还有红白喜事之时,家生的姨娘和外头的姨娘是大不相同的。
如那赵姨娘,虽然生得俏丽颇得贾政宠爱,但却是彻头彻尾的家生子。她弟弟赵国基在她儿子贾环面前,是万万摆不得长辈的谱的,赵国基只是伺候贾环的下人,须得恭恭敬敬站起来听贾环命令。而外头的姨娘则不然,她的兄弟双亲都在外头,若是受了欺负,兄弟双亲是有权出头打官司辩一辩道理的,贾府主子们虽不曾拿他们当正经亲戚看待,平日里见了也少不得客客气气,问候几句。
“别的不说,外头的兄弟父母若是死了,赏银是四十两,家里的只得二十两。差别大了去了。”赖嬷嬷感叹道。
“可晴雯兄弟父母皆无,只得一个表哥,又是差了一层了。”赖大家的不服。
“正因为如此,晴雯才非得扶她表哥在外头成家立业不可。只要她表哥立得住,又有谁敢小瞧了她?这就是有娘家人撑腰的意思了。”赖嬷嬷道。
“虽是如此,但我看那吴贵蠢蠢笨笨的,不像能干出什么事业的。这天底下,又哪里有比咱们赖家更好的靠山?”赖大家的不以为然。
“她有这等心气,自是好的。让她试一试,哪怕日后碰壁回来,自然对咱们家更加感恩戴德。再者,又有谁不知道她是出身咱们家的呢?难道她表哥走了,就能抹掉这个了?”赖嬷嬷看得十分透彻。
晴雯的表哥吴贵当时是赖家因了晴雯的求恳,好说歹说才收了进来吃工食的,卖身契上写定了五两银子。晴雯虽求恳说愿意以五倍十倍的价格来赎,但赖家财大气粗,哪里看得上这点小钱,索性顺水推舟,将个人情做得丰足,竟是爽快将那契书送与晴雯,又许诺待过了正月,就上衙门报备销了奴籍。
晴雯很是欢喜,日日数着盼着,待过了正月,赖家果然如约销了吴贵的奴籍,来顺又仗着自己的面子大人脉广,在京城一家酒楼里寻了个厨工的活计,要吴贵做工糊口。吴贵起初颇有微词,只说酒楼里做工哪有在赖家省心省力,被来顺劈头盖脸一顿教训,又动之以情晓之以利,便不敢说什么了。
又过了几日,来顺依了晴雯的意思,在京城里寻定了几处宅子,雇了车请晴雯和茜雪同去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