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言桐入京后的吃穿住行都有人安排,孟瑶也就没有过问,回到定国侯府,已经是深夜,刚踏进府门,王伯就匆匆的迎了过来。
见他神色匆匆,孟瑶停下了脚步“怎么了王伯。”
王伯弯了弯身子,行了一礼,“小姐,今日下午宫内来旨意了。”
“旨意?”
“是啊,封赏的旨意,”王伯停了停,道,“旨意上说小姐才华诗文过人,召入翰林院,封为翰林学士,又年前大乱,公子立下功劳,赏赐了黄金万两。”
此时孟瑶已经进了正堂,父亲和兄长都在等着了,桌子上放了一个托盘,盘里是一套官府和明晃晃的圣旨,想来是刚刚传过旨了。
定国侯将圣旨递给她,“你觉得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魏王的意思,”圣旨到了他和孟仁就一直在研究,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此时想在听听孟瑶的想法。
孟瑶大体将那圣旨读了一遍,上面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赏孟仁黄金万两,自不必说,当日武安侯之乱若非孟仁苦守,长安城早已被攻破,那之后也也加了孟仁的官职,如今整个长安南北禁军都在他的手上,这黄金也不过就是个名头,父亲和兄长问的是她对封为翰林学士的看法。
翰林学士是正三品的官职,是天子禁侍,替皇帝草拟诏书,又有内相之称,虽说名头很大,但这官职无实权的,也不似中书令,可以左右朝堂政令实施。
也正因如此,这个位置一直都是新科士子担任的,他们有的出入京城,无权无势,没有考中科举之前也是每日读书,不理外事,坐在这个位置上,刚好让他们学习政令策略,学习治国之道,很多名臣在做丞相之前都是入过翰林院的,翰林院也是学子入世的必经之路。
其实封孟瑶为翰林院掌院学士已经是很高的官职了,以孟瑶科举一甲状元的身份也未必担得起,也正因为如此,父亲和兄长才会如此担心,官场不比其它,行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更何况孟瑶初入官场就已经参与到朝廷皇位党派之争的旋涡之中,他们又岂会不担心。
“我看两边都有吧!陛下想要我常伴身侧,魏王刚好水顺推周,让我监视着陛下的一举一动,想来过一会太姬就要召我入宫了,”说着孟瑶笑了一笑,“其实翰林院琐事不多,这些年我脑中总有一根弦绷着,不能放松,不能出错,现在倒是可以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下。”
“休息的了吗?”孟仁冷哼了一声,讽刺了道,“这魏王一日不倒我看你就没有办法休息,而好容易让那魏王在了跟头,那接下来又是谁,北漠?还是西域?亦或者逼你回山东。”
“大哥,”孟瑶叫了一句,也不知为什么他今日如此的生气。
“瑶儿,说白了玄昊哲如今已经坐上那个帝位,他就不会再是那个眼里心里只装的下情谊的人,为了他的皇位你已经牺牲了这么多年,前些日子你还派人回山东去了,你还要当着魏王的面解开自己的伤疤吗?”
听他说完,孟瑶楞了一下,她知道兄长也是关心她,可是却不想他已经想到了那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