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建中,你不要忘了,武举应试,可是要考查兵法谋略的,像荀壮士如此体格,恐怕只会些武艺,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吧?”
与众多公子不一样,荀宁走的是武举。
有宋一代,文强武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一事所导致的。
不过,与文举相比较而言,武举中举的概率要大得多。
因为,参与武举的人本身就很少。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在太学读书的生员,在文举落榜以后,就会选择去参加武举,从而能够中举并走上为官之路。
很显然,眼下的晏宜,这名富家公子的才华并不怎么样,这是做好了要在文举落榜以后参与武举的打算了。
那么,荀宁的到来,就相当于让他武举中举的概率变小了。
想到这里,荀宁也就明白,为什么晏宜面对自己会表现出如此的傲慢与嫌弃了。
当然,荀宁也在脑海里搜索着有关于晏宜的相关事情。此人乃是晏殊的孙子,父亲则是晏殊的第二子晏承裕,他和这一时代著名词人晏几道是叔侄关系。
作为南理工大学的兵工专业的毕业生,荀宁虽然是理科生,可对于部分诗词及其相关作者,还是有所研究的。毕竟,这些东西,打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了。
刚刚荀宁所吟诵的那四句话,正是晏几道所写。在他看来,这是暗中讥讽富家公子奢靡生活的诗句,可眼前的晏宜竟然丝毫没察觉,反倒是引以为傲。
由此可见,此人的才学也不过尔尔,或者说,沉醉于富家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现在倒好,这个晏宜竟然嘲讽荀宁不识字,他当即就恼火了起来,道:“怎么?晏公子怀疑我写诗赋词的能力不如你?那不如来比一比看看如何?若是你输了,从此我荀宁在的地方,你就不要出现了,而若是你赢了,那么你在的地方,我荀宁就绝对不会出现。如何?不知晏公子,你敢不敢?”
穿越到大宋朝,面对着诸多历史名人,荀宁本是不想做文抄公的,可现在偏偏有人逼着自己做,那只能让眼前的晏宜先栽个跟头。至少也要让眼前的众多太学生员高看自己一眼,而不是因为自己身材高大,才摆出一副敬重自己的样子。
“咳咳,你们这些人围在这里,可真是热闹啊。国子监都开门半晌了,你们还不进去?”
一阵咳嗽声,打断了国子监大门前的众人的说话声。哪怕是荀宁还想继续说下去,也不得不随着众人一道拱手施礼。
“黄学官好!”
“哦?这是新来的武学生员荀宁吧?前些日子,我去童家看字画,童老板说有个七尺高的男子,揍了他们家的童贯。我本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心想正常人不过五尺上下,六尺都是极少见的,没想到今日一见,果真是有这么高的人。”
黄学官,国子监的黄庭坚,因为担任的是教授职务,又被人称作黄教授。这一点,早在来国子监之前,种师道就像荀宁介绍过了。
“见过黄学官,您来的正好,今日这晏宜晏公子因我出身军营而辱我甚深,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我虽然身材高大,但我腹有诗书,还请黄学官为我当个裁判,我要用一首绝妙好词,让他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