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邪在表,一般解表的话会用发汗之剂来解表,可是他又有里热之象,不可随意用解表之方。
同理,虽有里热之象,但是浮脉让他不敢用泻下之剂。
不治,病人继续受苦,选一方而用,可能能解决问题,可能病情就会变得更加棘手和严重,已经50多岁的罗天佑实在是没有这个决断力,也没有这个择一方的魄力了。
不过孟梓琪就能择一方而用,那就是下!并不是说他多么有魄力,而是他背书比较熟。
伤寒论里有这样一句描述,“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
罗天佑还是和之前一样,老毛病没有改,书虽然能够背的出,但是在用的时候老是会忘。
这边脉浮之象也并不是表证,而是热症!
所以在搞清条理之后,孟梓琪自然就开方了:
“柴胡40g,黄芩12g,芍药15g,半夏12g,枳实12g,生姜30g,大枣12枚,大黄15g,石膏70g”
是大柴胡汤方加石膏。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一直要呕吐,心下痞满,便秘、舌苔黄、脉浮且数,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方中重用柴胡,配黄芩和解清热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芍药柔肝缓急,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加上石膏这一白虎清热之药。孟梓琪有自信贾田仁服药之后绝对能够药到病除。
药抓的也不多,就五包,孟梓琪判断应该是用不完五包药的,多给一点以防万一,所以在给药之前,孟梓琪叮嘱道:“药吃,等到烧退了,大便拉的畅快了就可以不用吃了,就算药多了也不用服,还是不好的话就再来这边。”
药被贾钰琦接了过去,然后放到了行李箱上,系在了拉杆上面,点头向孟梓琪道了声谢。刚准备扶着老父亲走,却又被孟梓琪叫住了。
“能把罗医生的电话给我一下么?”很久没有联系了,原本手机上的联系方式并没有被孟梓琪转移到新手机上来,而原本的手机好像也开不了机了,所以他并没有罗天佑的联系方式了。
贾钰琦听了之后,立刻掏出了手机,把号码报给了孟梓琪。然后带着贾田仁离开了,他们一来到蘇城就跑到孟梓琪这边来了,还没有租房子住呢,现在要赶紧把这事给办了。
而孟梓琪拿到了手机之后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拨打号码,而是而是打开了微信,输入号码,还真被他找到了,头像是罗天佑的照片,名字是罗天佑中医师,点击加为好友,在验证的时候输入“孟梓琪”这三个字。
多了大概三分钟之后,好友申请才被通过了。时隔多年,两人再次相互联系上了。
两人相互确认了一下身份之后,就拨通了视屏通话,孟梓琪也终于再次见到了罗天佑,相比于在那年,罗天佑已经苍老了很多,虽然只有50多岁,但是却已有一半的头发变为银丝。
“接到我介绍过去的那边病人了?”
孟梓琪点点头说道“是的。”
“怎么样?”
“没什么问题,我给开了方子了,大柴胡汤加石膏。”说完,孟梓琪把自己的想法和罗天佑说了一遍。
罗天佑沉默了一会之后笑嘻嘻说道:“还是你厉害,能够遇上你是贾叔的福气。现在我们有了联系方式了,以后我可要多麻烦你了。”
孟梓琪点点头:“可以,没有问题啦,也不用说麻烦,大家相互探讨嘛。”
又聊了几句之后,双方挂断了,孟梓琪更加开心了,没想到在早上遇到有小孩想学中医之后,在这个时候还又和老朋友联系上了,今天真是不错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