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容岚只好将道谢的事情往后推迟,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今年的晚冬格外冷洌,可是只过了一个月,室外已经炎热起来。
容岚回到房间是,额上出了一点薄汗,举手将头上的书生方帽取下放在一旁,只留插在发间用来束住头发的发簪。
取过去年夏季搁置在书架上的纸扇,展开扇了起来。
乐宁打了一壶热水,打算给少爷泡壶茶,等着少爷回来了,茶水刚好温热可以直接喝。
而乐宁提着水壶进门,就瞧见容岚这副靠椅扇风的模样,愣在原地。
容岚偏头看乐宁,“打热水来做什么?我直接喝凉水就好。”
乐宁木讷点头,将水壶放在一边。
容岚想起李夫子布置的作业,端正了坐姿,打算开始写策论,让乐宁帮自己磨墨。
可是待自己将宣纸都铺好了,也不见姑娘将墨磨好,手里捏着墨块轻而无力,像是在拌糖水。
容岚笑道:“乐宁怎么了,在想哪家书童?”
乐宁回过神,脸色通红,低头看着手中墨块,认真地使起力来,嘟囔着:“我就是觉得,二少爷越来越俊了。”
容岚用还未沾墨的笔杆在她脑门轻敲了一下,“姑且算你在夸我。”
想到些什么,乐宁弯下腰,下巴磕在桌面上,“乐宁呢,乐宁有没有比之前俊一点?”
容岚闻言去看乐宁。
乐宁比容岚小一岁,只是脸部线条柔和,穿上男装约莫能跟现代“可爱正太”扯上关系。
不似容岚,虽然是女相,但是眉宇继承了父亲,自带了一丝锐气,眼间偏偏又有些圆润,将锐气弱化了些。
是以王元白等人,私下提起容貌的时候,也是道一句:景之是个模样俊俏的温润公子。
其中矛盾,也没办法道个清楚。
容岚不忍打击乐宁,只能点头笑道:“俊一点了,俊一点了。”
乐宁将墨磨得差不多了,容岚沾墨开始垂头勾画思路。
十年前的西南大旱,让西南的百姓苦不堪言。西南地区本就荒芜,粮食产出不多,大旱之后,更是一粒无收。
若是要缓解这样的情况,朝廷必要发派粮食净水前去支援,否则百姓不得安生,聚在一块免不得起了造反事宜,这就跟朝政是紧密相连的了。
只是发派物资,中间有许多到程序,真正到了百姓手里的能否有十分之一都不一定。
容岚围绕着这一系列物资支援的程序进行展开,又补充了需要安排官吏对百姓进行统计和安顿,避免出现一些人得到朝廷补救,一些人却饿死一方的情况。
最后,思考到毕竟是在古代,容岚又将各种神鬼、祈祷事宜补了上去。
写完策论后,容岚又去书房寻了一次父亲,小厮只道老爷还没有回来。
父亲夜深还没回来倒是少有的情况,明日寅时还有早朝,父亲怕是今夜都不回来了。
容岚不思其解。
没想到第二日,却在私塾内也听到了类似的疑惑。
王元白抱着书本,心思却飘远了,道:“近日朝廷怕是不大平静啊,我爹昨夜忙得都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