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答应。”
“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过,在去洛阳之前,你需要做我几天护卫。”
皇甫嵩刚在冀州剿灭了黄巾主力,但残留的黄巾军依然很多。
他可是黄巾余孽们的头号敌人,所以安保的事情,不得不重视。
“小的,遵命。”
不就是给领导做护卫么,只要能去洛阳,这点工作不算什么。
于是赵拓就成了皇甫嵩的护卫,天天守在皇甫嵩的公办室门前。
这天,来了一位名士,要拜访皇甫嵩,名字叫阎忠。
一般来讲,名士造访地方领导,都是想用一翻慷慨言辞,谋个出身。
了解三国历史的赵拓,知道这个阎忠,其实不是一般人,他要玩,就会玩大的。
比如劝皇甫嵩造反。
现在的皇甫嵩,表面风光无限,其实内心慌的一批。
一方面他功高盖主,另一方面,他得罪几个宦官大拿。
十常侍的十人中,他就得罪了两。
一个是赵忠,皇甫嵩一次打仗经过邺县,看到赵忠的祖宅建得极其豪华奢侈,超过了规制,竟然就表皇帝,要求官府没收这个宅子。
第二个是张让,一次张让作为钦差,来到他的军队,向他索要好处费。他竟然不给。
从这两件事来看,皇甫嵩对宦官,那是刚得不要不要的。
皇甫嵩当了州牧之后,想着这两个宦官天天在皇帝身边,内心非常不安。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种不安的情绪,在外表现了出来,所以经常会有名士向他出谋划策。
但赵拓知道,你要是出什么别的主意,皇甫嵩也许还会听,但要是让他造反。皇甫嵩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所以这个阎忠,此行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不过这个阎忠牛逼的地方不在这里,而是在看人。
比如,他回到凉州就遇到一个叫贾诩的青年。当时的贾诩并不出名,也没有人看好他。
但是这个阎忠非常看好贾诩,说他有张良,陈平的惊奇之才。
不了解三国历史的人不知道,类似这种商业吹捧,往往都是有一些利害关系的。
比如师生。
比如水镜先生与诸葛亮,庞统。
这阎忠,在这里先是劝皇甫嵩造反,回凉州之后,又被马腾,韩遂推举为叛军领袖。不可能没二把刷子。
只是他观察马腾,韩遂不可能举事成功,所以宁死不从。
他在凉州是名士,知名度很高,他将贾诩吹捧到一定的高度,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与贾诩之间的关系。
但这都是后话,此时的赵拓不过一名护卫。
他将阎忠的拜帖递给了皇嵩,然后召阎忠进入内厅叙话。
那阎忠在进入内厅时,看到守在一边的赵拓。
两眼放光,不断下打量。
并询问道:
“不知,小将军如何称呼。”
“我名赵拓,字日天,翼州人。”
阎忠赞许地点了点头,笑道:
“小将军真乃英雄之姿。”
ps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看,看的人可以打个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