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四回 郭嘉又明世人谋(1 / 2)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首页

书接上回

平原城。

“袁谭出兵,袁绍未动?”

田辰和麾下众将得到了斥候发来的消息后,都是一愣。

相比袁谭的出兵,袁绍的按兵不动更让田辰等人挠头。特别是袁绍的二十万大军集结一处,实在让田辰和曹操都无从下手。

郭嘉考虑了一下,然后道,“主公,属下以为,应该再添一剂猛药了。”

“嗯?”田辰闻言看向郭嘉,沉声道,“奉孝觉得该如何行事?”

郭嘉指着沙盘,对田辰道,“袁绍之所以不分兵救援南皮,无非是因为吾军人数太少的缘故。所以,属下以为,当再派精兵强将,增援麴帅,真正让袁绍感受到威胁。”

“末将以为不妥。”

郭嘉刚一说完,纪灵便先说到,“吾军在此不过还剩两万之众,再行分兵救援麴帅,则平原危矣。若袁绍孤注一掷,率大军强攻于我,势必令吾军受到巨大损失。”

臧霸听纪灵说完,皱着眉头道,“连山所言有理,但吾军与袁绍在此对峙,也非取胜之道。因此,吾以为,应当再派人增援麴帅所部。这样便能在南皮方向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以威胁袁绍侧背,逼其分兵。”

“万万不可!”

平时极少在军事会议上发言的太史慈,起身郑重道,“斥候说的很清楚。袁谭所部有三万之众,我军即便全军出击也不过才勉强凑够三万余人。派少了,不起作用。派多了,平原难保。到时,袁绍只需分兵一半困住曹操,另一半则通过平原,直捣青州腹地。如此一来,我军便首尾不能相顾。既攻不下南皮,又守不了青州,岂非自寻死路?”

纪灵闻言,琢磨了一下,然后问道,“那子义觉得应该如何?”

太史慈看了看沙盘,然后犹豫了一会,这才道,“吾以为,可让麴帅与张郃将军,于东光牵制袁谭所部。就像一颗钉子,让袁绍和袁谭二军如鲠在喉,不得联系,时刻威胁袁绍大军后路。而主公则率主力继续与袁军主力对峙,寻找战机。子龙将军率领白马轻骑潜入冀州,骚扰袁军粮道,干扰袁军补给,来去如风,无须恋战。等到袁绍军变为疲兵之后,我军便有机会了。”

太史慈之所以犹豫,是因为这个计谋也是险之又险的。虽然是反客为主,但却也可能是九死一生。

郭嘉倒是很同意太史慈的这个意见,他点了点头道,“子义之谋甚善。”说罢,与众将一起看向了田辰,等待他的决定。

田辰死死盯着沙盘,心中不住的盘算着。没把袁绍的大军分散,自己这边倒是连续的分兵,这到底是弊还是利?田辰此时已经有些拿不准了。

正在这时,门外忽然有兵来报,言曹操派来了信使。田辰只得先收回思绪,命人请曹操的信使进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何事。

很快,一名曹军兵士急急的进入了大帐之中,单膝跪地,施礼道,“卑职奉司空之命,前来向齐侯送信。”

自有田辰的亲兵上前,接过了曹军信使手中的锦囊,然后交给了田辰。

田辰打开锦囊,拿出绢帛,细细的看了一下,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随即把信交给了郭嘉。

田辰先让那个小兵起身,然后问道,“司空让你来,还有什么其他的话吗?”

那曹兵躬身施礼道,“回禀齐侯,司空令卑职告诉齐侯,请速决断,否则恐会夜长梦多。”

田辰点了点头,吩咐亲卫道,“且送这位兄弟去休息片刻,待吾写完回信,请其带回。”

“诺!”

一名亲卫拱手应诺,然后陪同曹兵信使离开了。

等他们走后,看完信的郭嘉冷哼一声道,“主公,这分明是釜底抽薪吗!”

田辰没说话,只是淡淡的摇了摇头。

帐中诸将不明就里,纷纷来到郭嘉身旁,准备看看曹操的信里写的什么。郭嘉递给了离他最近的纪灵,然后一言不发的开始围着沙盘转了起来。

纪灵接过信,和其余诸将一起看了起来。不一会,几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怒色,最终纪灵直接把信帛扔在了地上,破口大骂道,“曹操这厮安能如此行事?”

众位要问信里到底写了啥?其实是这样的。

曹操接到己方留守许都大本营的荀彧和夏侯惇联名发来的信件,言盘踞宛城的张绣,在刘表的授意下,重新反叛,偷袭了曹操留守宛城的李典、乐进二将的兵马。并且联合以蔡瑁为主将,张允、文聘为副将,蒯良为参军的荆州五万兵马,共计八万大军,向许都攻击而来。说是得到了天子血诏,以及大将军袁绍的命令,勤王护驾,解救天子。

所以,曹操派人遣使送信给田辰,言其要退兵,抵御刘表的进攻,保障许都和天子的安全。而牵制袁绍的事情,只能很无奈的请齐侯田辰自己多多担待了。

高览紧锁眉头道,“与曹操联合对付袁绍,我军尚有一战之力。然现在以吾军三万之众,对付袁绍二十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我军若败,曹操势必腹背受敌,这么简单的唇亡齿寒的道理,曹操怎会不知呢?”

赵云想了一下,忽然沉声道,“某现在担心的不是对付袁绍,而是,”

“而是什么?”太史慈急声问道,“子龙快讲。”

众人都看向赵云,尽皆从他的脸上看到了十分的忧虑。

赵云抬起头,一字一句的认真说道,“某担心江东孙策会和刘备联合,共同出兵,进攻徐州!”

“啊!?!?”

众将闻言,尽皆愕然。对啊,刘表都能和张绣一起出兵许都了,孙策难道不会和刘备一起偷袭徐州吗?要知道,不管是孙策也好,还是刘备也罢,都一直对徐州垂涎三尺,念念不忘。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很难相信他们不会借题发挥。尤其是在所谓的衣带诏这样的大义名分之下,他们行事就更加没有了顾虑。

田辰此时的眉头已经拧成了川字,心中郁闷至极。

这是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所以根本无从考证,更无法从什么方面进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