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体衰是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过不去心里的这道坎。
短短几句话,朱祁贤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为明朝鞠躬尽瘁的三位老人,那深深的自责。
他真想说自己不在意的,可是话到嘴边,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杨士奇、杨荣、杨溥,你们心意已决?”
三杨同时道:“臣有愧,心难安,希望王爷成全。”
朱祁贤点点头,没有拒绝。
深深的看了几人一眼。
三个老人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儒臣,而非权臣。
并不会有意识的去扩张自己在朝堂的话语权和手中的政治权利。
儒臣,实现政治途径是辅佐君主,他们只会通过献计献策或是通过规劝诤谏的方式,解决某些问题。
但是儒臣想要真的实现政治抱负,需要的就是皇帝的绝对的信任。
像仁宗、宣宗就是最好的例子,而自己肯定也能够做到。
可是朱祁镇不同,如同小孩儿一样,任性妄为。
三杨的规劝和建议被采纳的几率就会无底线的被降低。
这种处理政务的方式就会相对被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越发不受皇帝的重视。
朱祁贤心中再次对朱祁镇吐槽起来,喜欢听谗言媚语没有错,可心中要明白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王振喜欢说,就让他说去呗。
该听三杨的听三杨,又不冲突。
朱祁镇,愚蠢至极,名副其实。
算了!
越想越气,毕竟已经是死人一个。
朱祁贤与于谦对视一眼,从他的眼中也看到了颇多无奈,想必也劝解了许久。
事已至此,只能语重心长道:“请辞,本王准了,不过在此之前,你们需要为本王主持登基大典。”
杨士奇松了口气,能够见证新皇登基,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作揖道:“微臣,荣幸之至。”
杨荣、杨溥同样没有拒绝。
“好!”
朱祁贤笑了,“对于你们走后,心中有没有推荐入阁的人选?”
杨士奇点头,“我们三人已经商议过了。”
“户部侍郎李贤,礼部侍郎胡濙,吏部侍郎彭时,这三人可以接替吾等。”
“他们还年轻,可以更好的辅佐王爷。”
“好嘛!果然已经为本王找好了接班人。”
朱祁贤没有拒绝,“就依你们。”
除了这三人,他心中还有两位入阁的人选,一人就是张居正,另一人是曹鼐。
再加于谦,整个内阁可以说完美至极。
蓬勃又充满生机。
有了他们处理国家政务,自己就能够抽出身,去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开疆扩土,将蒙古地区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又比如,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磨平某座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