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察觉重生,掉马(上)(2 / 2)太子追妻遥遥无期(重生)首页

“我没做过什么,只不过是付些银钱,听曲观舞罢了,算不上结识,殿下不必如此看不起我们这等人。”

她垂下眸子,黎晏看不清她晦涩的眼神,听了这话,急忙开口为自己辩解:

“我决无看低你的意思,这......他们怎么能和你相比?我是说......你就要及笄,该要打算好嫁娶之事,结交世家对你百利无害,日后嫁入宫......嫁入贵门后也是极有利的。”

黎晏神色变得焦急,差点说错了话,他不明白辛窈怎么会觉得自己瞧不上她,他明明在心底最为珍视她了!

那些小倌怎么能和屏屏相提并论?

听到“嫁娶”这个词,辛窈心中猛地狠狠一酸,前世的一幕幕飞速地在眼前划过,她吞咽了一下,眼睫颤了颤,抬起头毫不避讳地直视着黎晏的眼睛道:

“嫁娶一事小女自然早就有所打算,不劳殿下烦心。”她的眼前好像又浮现出了前世的每一次等待,痴痴地守着一片真心,期待着黎晏从未给出过的“承诺”。

聘者为妻,奔者为妾。一腔孤勇跟在黎晏身边,她从未妄想过能做他的正妻,只是想着能有一个名分,一个堂堂正正寄托爱意的机会,可是连这种卑微的乞求黎晏都不屑于放在眼中。

更甚者,原来她其实只是一个容器。

辛窈悲哀地想,恐怕前世在她开口提及嫁娶一事时,他的心中一定在嗤笑吧,区区一个“鸠占鹊巢”的小玩意儿,也敢肖想起从来不属于她的东西了,所以最后才落得那样一个境地。

幸好,老天又让她重活了一世。

想到这些,她语气变得坚定起来,慢慢道:“小女身份低微,也不敢肖想清贵无双的世家公子,只愿寻得待我好的良人,管他贩夫走卒也好、市井小民也罢,平淡长久的过完一辈子,小女便心满意足了。”

她不愿意再与那些所谓的贵门世家纠缠,更不愿和黎晏再续前缘。

前世的苦楚深深刻在心里,她没注意到黎晏听闻这句话后的震惊和慌张,继续道:“不瞒殿下,到京畿来属实非我本意,小女并无长久定居京畿的想法,日后我与夫婿定是要回江南去的。”

这句话并不是她在敷衍黎晏,辛窈是真的这么想的。

前世她没名没份,住在黎晏安排的小院儿里,日日数着手指头等他下了朝想起这里来看看她。

那些日子里,抬头是方寸天空,低头的一方小池子里,倒映着千里之外江南的明月,柔和朦胧的清辉亘古未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她好想家,好想爹爹娘亲。

这一世她要找个好夫婿,回到江南去买个小院子,不求大富大贵,只求白发携手,廊下看雨。

辛窈并不知道她在说这些话时,眼神微亮,脸上也流露出淡淡的向往的浅笑,这一切落在黎晏眼中显得刺眼无比。

她从未想过嫁在京畿?还想寻其他什么所谓良人?她都不愿意留在这里,而是要往江南跑?!

他的眼底泛上了猩红,骨节分明的手紧紧攥着,手掌心的刺痛让黎晏微微从惊愤中清醒过来,用尽自己全部的理智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甚至还能勉强露出一丝温和的笑。

“你想离开京畿,回江南去?可......敏宁怎么办?尚书府......你现在也是尚书府的人,还有圣旨......”

他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从混乱的思绪中张口艰难地说出一些话来,眼睛紧紧盯着辛窈的脸,想从她面上看出些端倪。

可辛窈没有如他所愿露出迷茫迟疑的神态,反而微微笑起来道:“敏宁可以到江南来看我,我也愿意时常到京畿来探望她呀。”

略略一顿,她又道:“圣旨难违,但小女与尚书府并无过深亲缘关系,嫁娶一事我会与老夫人求情,想必嫁与一个两情相悦之人并不是什么难事。”

说完这话,辛窈才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刚刚说得太多了,也太暴露情绪了,她紧张地抿抿嘴,又恢复到原本安静默然的样子,耳观鼻鼻观心,端坐在桌前。

黎晏无意识地握紧了拳,拇指摩挲着关节,面色沉沉。

他一直沉默着,辛窈也不说话,直到有凉风袭来,吹动茶盏中微微漾开的水波,辛窈觉得有些凉意,小小地拢了下衣摆,他才有了动作,转向她道:“时间不早了,回前殿吧。”

他们一路保持着沉默,黎晏像是心中一直思索着事情,从头到尾垂着眼眸,辛窈乐得他不搭话,两人前后到了宫殿前。

“辛姑娘。”黎晏并不打算随辛窈一起再进去,他将辛窈送到殿门前,立在台阶上垂眸淡淡地看她,在她打算转身进去时突然开口叫住了她。

见辛窈疑惑地看过来,迎着少女澄澈干净的眼眸,黎晏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抹温和谦雅的笑。

他轻轻地说:“黎晏有一疑惑自刚才就萦绕在心头,还望辛姑娘能为我解答。”

他缓缓上前两步,微微俯身看向她,笑容不变道:“自小出生于江南,月余前刚至京畿,你是怎么知道北疆藩国刚进贡至深宫中的千叶佛黄是什么习性呢?孤真的很疑惑,你呢,屏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