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君居庙堂 我处江湖 上(2 / 2)开唐烟云首页

王逸之白眼一翻,又抛出了方才的问题:“那你是不是应该对自己的同志坦诚一点,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谢轩无语道:“最好的方式自然是拒绝征辟,博取声名,但是大乱将启,时不我待,也只能是退而求其次了。我现在夺得了诗魁,又声名在外,我想藉此入仕。如今的大唐还是玄宗的大唐,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改变一些东西,最有效的方法,依然是想办法对玄宗施加影响。史书记载,玄宗素喜诗文,我说不定可以利用这一点,成为他身边的近臣。”

王逸之摇头道:“你想得太过简单了,如今的大唐积重难返,莫说你做不到改变玄宗,即使你做到了,玄宗重复当年的英明神武,想要清除掉所有的隐患,也绝非是一夕之功,仍是要经历安史之乱的阵痛,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谢轩叹口气道:“其实你说的这些我也知道,一个月前,我和广平王李俶见面时,也曾经对他说过。不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能改变一点,就改变一点,多少都是好的,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未来最终的大局。”

王逸之笑道:“我还以为你是个鼠目寸光的家伙,没想到也懂得放长线,钓大鱼,投资未来的皇帝。既然如此,那我就更不建议你现在入仕了。”

谢轩奇道:“为什么?”

王逸之笑道:“人总有劣根性,古往今来,权位高低,贫贱富有,莫不是如此,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总是不知道珍惜,就比如玄宗老儿对待咱们的那位诗仙一样。你舔着脸凑上去,别说是改变玄宗了,能不能像李白同志那样全身而退,都是个问题。”

“况且唐代取士,以进士为尊,终唐一朝,百分之八十的宰相都是进士出身,这影响到了你的上限,同样也是政治资本。玄宗年老体衰,已经活不了几年了,继承大统的太子李亨与广平王李俶,如今都对你青睐有加,对于你来说,以进士的身份入仕,才是最好的选择,这将为你扫平入相之路上一个很大的阻碍。你要知道,想要最大程度上,达成你我的理想,获得相权是最低的标准。”

谢轩顿时揶揄道:“你既然明白这些,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缘木求鱼,舍庙堂而布局江湖?”

王逸之苦笑道:“我的性格不适合待在那种等级森严、规矩繁琐的地方,更不要提那些文绉绉的东西了,你还是放过我吧。”

谢轩不欲再捉弄他,开口道:“我自然知道进士的尊贵,问题是你也知道,我的那些诗词,全都是盗古人的,论真才实学,我连那些仕子的一根指头也不如。”

王逸之道:“唐代科举,首重诗赋,你既然已经盗了那么多,还在乎多盗几篇?”

谢轩瞥他一眼:“诗赋我可以盗,策问你让我怎么办?”

王逸之道:“若是事前知道策问的题目呢?”

谢轩顿时难以置信道:“你能弄到科举考试的题目?”

王逸之理所当然道:“朝廷官员我都杀了,区区科举试题有什么好奇怪的。”

谢轩顿时无言,心道,不能被这个家伙的外表给骗了,这绝对是一个面善心狠的主。不过想想他也释然了,唐代虽然民风淳朴,但也同样彪悍,没有这样的手段,又怎么可能掌控得住这么大的一股江湖势力。

“你杀了谁?”

“周子谅那个棒槌啊,他不死,你以为张九龄那老家伙相位还坐得住?早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

史书记载,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令于朝堂决杀之。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在原本的历史中,张九龄正是因为这个周子谅,而被玄宗贬职,自此远离了大唐的政治中心,郁郁而终。却不想这个周子谅,竟然被穿越过来的王逸之提前干掉了,难怪张九龄如今依然能够稳居相位了。

“周子谅虽然官品不高,但是好歹也是朝廷的监察御史,你说杀就杀,朝廷就这么不了了之了?没有找你的麻烦?”

“又有谁知道呢?若是论动机,金风细雨楼可比我浩气盟要高得多了!”

“金风细雨楼?温瑞安?四大名捕?”

王逸之像看白痴一样看了谢轩一眼:“你脑袋里到底装的是什么?金风细雨楼也是身居江湖的一股势力,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军统,干的竟是一些收集权贵隐私、暗杀朝廷官员之类的事情,背后的靠山正是奸相李林甫。”

谢轩瞠目结舌道:“李林甫如此肆意妄为,玄宗就不管管?”

王逸之叹气道:“天下人皆知,而玄宗一人独醉,为之奈何?”

谢轩顿时沉默了,半晌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是了,你既然明知安禄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为何不想办法刺杀他,如果成功,即使不能一劳永逸,也可以极大程度上拖延安贼势力反叛的部署,为我们自己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