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相识微末(2 / 2)开唐烟云首页

当下李俶就道:“当今天下,四海谧然,宇内晏清,当今圣人亦是贤明之主,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弱秦汉。如今,我大唐正值盛世,威德远被,八方宾服,正是用人之际,以谢兄的才学,何不扬鹰展翅,搏取功名,一展胸中抱负,不但可以光耀祖楣,亦可春秋留名。”

谢轩淡笑一声,直视李俶的眼睛:“大王金玉之言,谢某受教了。”

李俶顿时就听出了谢轩的言不由衷和隐藏的玩味之意,正色道:“谢兄似乎是对在下的话,并不赞同,不妨直言斥之。”

谢轩却是淡笑不语。

李俶又道:“谢兄,如今我等三人身在木舟之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还有何语不能言?我兄弟二人可以向谢兄保证,无论谢兄今日说了什么,我二人都只当是春风灌耳,绝不会记在心上,更不会对他人提及。”

谢轩看了李俶一眼,突然问道:“说这话的是李俶还是广平郡王?”

李俶顿时一愣,然后笑道:“说这话的自然是我李俶。”

谢轩疾问道:“既然如此,李兄是知小弟患了失魂症,故意拿话来欺我不成?”

李俶皱眉道:“谢兄,此话却又从何说起?”

谢轩叹口气道:“如今的大唐看似强盛,然而却是繁华之下,其实难副,早已是千疮百孔,危如累卵,随时有倾覆之祸,又何谈盛世哉?”

李俶闻言,心中顿时一颤,实际上,这才是他今日来此的目的,眼前的年轻人是否值得东宫为其冒险,是否是经世之才,就看他接下来的这一番话了。李俶忍住心头的忐忑,开口道:“还请谢兄明言。”

谢轩看他一眼:“李兄当真不会将今日谢某之话告知他人,亦不会怪罪于谢某?”

李俶正色道:“谢兄放心,请放胆直言,李某保证除阿耶和张相之外,绝不会让第三个人知道。”

谢轩点头道:“好,我就相信李兄一回,若是他日谢某人头落地,也只怪谢某自己有眼无珠、错信他人。”

李俶和李倓闻言,顿时瞳孔一缩,知道谢轩接下来的这一番话,必定是石破天惊之言。

谢轩轻咳一声:“李兄方才的言论,说的若是壮年之时的大家,自然是再恰当不过。但是,自改元以来,大家穷奢极侈,沉湎酒色,重用奸邪,荒怠朝政,以至于朝野怨咨,政刑纰缪,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哪还有半分年轻时候的样子,此亡国之君也。”

李俶、李倓兄弟二人脸色顿变煞白,汗水瞬间浸湿衣衫,竟是连坐也坐不稳了。

他们终于明白谢轩为什么要反复地确认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要是传出去了,只怕谢轩有一万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李俶连说话都说不利索了:“谢,谢兄未,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当今圣人虽然年老昏聩,耽于女色,不理朝政,然内有张相主持大局,外有良将镇守边陲,国事强盛,民众富足,岂有危如累卵之说?朝中虽奸邪当道,然癣疥之疾也。“说到这里,李俶顿了一顿,似下定了很大的决心,重又开口道,”如今圣人年事已高,一旦宾天,太子继承大统,内整宫阙,外清奸邪,则可一扫阴霾,盛世可期也。”

谢轩摇了摇头,叹气道:“李兄此言差矣!山有朽坏,虽大必亏;木有蠹虫,其荣易落。大家荒废朝政,穷奢极侈,奸吝把持朝政、蒙蔽圣听,自开元末年已始,至今已十数载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造成的影响,涉及土地、财赋、民众、军政方方面面,病疾已侵入骨髓,绝非是换一个皇帝就可以轻易改变的。况且就算不说这些,如今的大唐虽然表面看起来强盛无匹,然萧墙之内,有小人欲行不轨,卧榻之侧,有强敌虎视眈眈。一旦天下有变,内忧外患之下,朝廷既无百战之兵,又无善战爪牙,当以何挡之?此须臾有亡国之祸也,又岂无危如累卵之说?”

顿了一顿,他又道:“我言大唐大厦将倾,其因有五,李兄可愿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