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轩沉吟了一下:“倒是有的,还请老丈指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老者被谢轩沉吟的举动所惑,难以置信道:“此诗难不成是少郎君急思所得?”
谢轩心中哀叹一声:“大爷,你这也太能脑补了,少郎君我这可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谢轩的沉默,却被老者当做了默认,老者长叹一声:“以你的才学,作出欸乃一声山水绿,山重水复疑无路这样的诗句,老夫都不觉得奇怪,但是以你的年纪和阅历,竟能脱口作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佳句,真的是让老夫叹为观止。古之圣贤曾言,这世间有生而知之者,我且不信,今日见到少郎君你,方信此言不虚啊!”说完这话,便对着谢轩长揖及地。
谢轩慌忙离开座位,长揖还礼:“老丈对末学行此大礼,真是折煞阿奴了。”
老者一把将谢轩扶起,抓住他的手,请入座位,拿起酒坛,为他满斟一樽:“此等佳句,当满饮此樽。”
一个是真才实学、满腹经纶,一个是有千年岁月积淀,堪称诗词存备库,一老一少,就着琥珀美酒,不一会儿,又将水令行完。
老者此时已然微醺:“这诗酒令今日就到此为止吧,以你的诗才和酒量,再继续下去,老夫带的酒只怕是不够吃了,平白要让你少郎君笑老夫小气。”然后老者手抚额头笑道,“不过少郎君今日若还想吃酒,可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请老丈赐教。”
老者笑道:“老夫已不胜酒力,就来做一回律录事。老夫会在经史子集里摘句,以前一句做为考校你的内容,而少郎君你亦需要引经据典,同样从经史子集里摘出句子,用后一句来应和老夫,你看如何?”
谢轩闻言,顿时脑袋就“嗡”地一声,老者所说的经史子集多半就是后世所说的四书五经。唐代时,虽然还没有四书的说法,但是这几本书做为儒家的经典,乃是文人仕子必读的书卷。老人所行的令,在后世也有说法,叫做经史令。这种酒令对于古代的文人来说,考验的是对经典的熟悉和理解以及思维的敏锐程度,或许不太难,但是对于从现代穿越过去的谢轩来说,无异于哥德巴赫猜想。
老人看了谢轩一眼,直接开口行令:“君子胡不慥慥尔。”
谢轩顿时松了一口气,这句话他是看到过的,出自《中庸》,全句为“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概括起来意思就是,君子做事,要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
当下谢轩就回应道:“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
谢轩所说的这句话出自《礼记?缁衣》,全句为“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以言必虑其所终,行必稽其所敝去对应老者所隐去的言顾行,行顾言,正是恰到好处。
老者捻须而笑,谢轩能够对上他的句子,他毫不意外,但是像如此这般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仍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真奇才也!
老者为谢轩倒满酒樽:“少郎君请了。”
谢轩端起酒樽一饮而尽,老者笑道:“壮哉!少郎君且听老夫下一令。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雍也》,前句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站稳脚跟,就要去扶助其他摔倒的人,自己飞黄腾达,就要去博施济众。
谢轩对于这句话,一点儿印象也没有,更不要提前句是什么了。但是对于在21世纪历经题海战术磨砺的谢轩来说,并非是全无办法。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话的前半部分,他暂时理解不了,后半部分,从字面意思来看,仁者仁义也,方者,方法路径,那么后半部分的意思就是通向仁义的方法。知道了后半部分的意思,前后连贯起来来看,前半部分说的就一定是仁义的方法,近者,靠近、接近,也可以理解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一来的话,整句话的意思立马一目了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通往仁义的方法。
而对于谢轩所猜测出来的这个解释,儒家的一本经典上,恰好就有一句话对之做了最好的概括,得以流传千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想到这里,谢轩心中已是有了八成的把握,当下就开口道:“不得志,修身见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