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母亲病逝(2 / 2)重走丝绸之路首页

时间在瘟疫一般的氛围中流过,不准那种感觉叫痛苦还是叫诀别前的珍惜。王嘉福和王嘉玲姊妹十分珍惜妈妈仅有的时光,可他们能做的只有陪伴和安抚。接下来的三天,母亲有些反常。

以往,母亲每顿仅能吃半小碗稀粥,菜吃得更少,而这些天她吃得比以往多出一倍或数倍。特别是第四天那天,母亲每餐能吃一小碗半稀饭,一小碗菜。饭后,母亲还要求吃亲朋送的水果、喝牛奶等。三餐中间,她还要加一顿到两顿正餐,饮食量惊人。

王嘉福在想,妈妈这辈子的嘴太亏了,能喂妈妈吃点东西,我是幸福的,特别是在这个时候。能够给妈妈一些安慰,我是幸运的。

终于,母亲不再想吃了。不久,母亲病情发作。她手上拉着一双儿女,语言很不连贯地说道:“孩子,我不——行了。你们——是王家和黄家的后代,要对得起这个两个家族,以、后你们、俩搀扶着走吧!”

之后,母亲开始发高烧,呼吸急促,脉搏每分钟跳动146次,昏睡过去。

王嘉玲给母亲的嘴唇抹香油,防止干裂。

夜半,姊妹俩发现妈妈呼吸时胸腔抖动,预感不妙,迅速摸脉搏,妈妈的脉搏不跳了!

早已赶到的亲戚朋友急急忙忙为黄爱芬换上衣裤。

母亲就这样走了……

王嘉福一个响头磕在地上,昂首长啸:“妈,你走吧!你一路走好呀!”

王嘉玲哭也得死去活来,站不起身。

母亲似乎还在环顾,在总结,在给予儿女最后的爱抚!这一刻,庄严肃穆,仿佛尊严、人格、魂魄均在注视,仿佛宇宙、天庭、神灵均在注视。

妈妈走了,在两个儿女的精心照料下,在亲朋好友的关怀下,恋恋不舍地走了。她带着许多遗憾和许多满足,带着悲愤和欣慰,走了!

按照母亲生前的要求,她死后不放哀乐。母亲不喜欢过于悲伤的哀乐,她要求王嘉福在灵前为她拉一曲她最喜欢的小提琴名曲《沉思》。

《沉思》是法国作曲家儒勒·马斯奈(Jules Masse,1842-1912)创作的经典曲目,乐曲为虔诚的行板,D大调,4/4拍。出自《泰伊思》第二幕第1场与第2场间,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这首曲子承载了伊斯的美丽和神父之间人性与宗教间的相互纠葛,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美好,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经久不衰的名篇,也成为了马斯奈的代表作。

王嘉福操起了小提琴,这把琴是他父亲留给他的。

泪在琴上飞。琴,泡在泪水中。

泣血长歌。琴声,如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