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章 朋友的朋友(2 / 2)重走丝绸之路首页

“唉,大哥,也不知道婶娘病了的事儿,如果知道,我再让红卫拿点鸡蛋来就好了。”蒋中阳道。

“不用呀,都拿一只公鸡了。一只公鸡挺贵的,让兄弟破费了。”王嘉福客气道:“谢谢红卫兄弟!”

汪红卫吐出一个字:“嗯!”隔几秒又补充三个字:“必须的。”

“汪红卫是我最好的朋友,以后我们都处成最好的朋友,相互关照。”蒋中阳说。

王嘉福“嗯”了一声。

三个同龄人聊得正欢。见时间将近中午,王嘉福道:“你俩坐着,我去给你俩做饭。”

“大哥,你别忙,咱不在你家吃,我们来之前已经定好了,汪红卫请咱们到饭店吃饭。走,咱们现在就走。”

“还是别去了吧,我要照顾我妈。”王嘉福迟疑。

“哎呀,回来再照顾呗,也不差这么一会儿。朋友初次见面,说什么也得给哥哥这个面子嘛。走,咱们这就走。”蒋中阳道。

碍于面子,王嘉福只好答应。三个人起身。王嘉福向母亲告假,黄爱芬叮嘱道:“出外面少喝酒,别喝坏了身子。”

王嘉福答应着,走出外屋来到厨房。妹妹正端着一个大洗衣盆从外面回来,她才在街头的公共自来水处,涮洗完衣服。

“哥,大水缸里没水了,你挑点水再走呗。”王嘉玲道。

“嗯嗯。你一会儿做点饭和妈一起吃,我和两位朋友到外面吃,有点事儿要谈。”王嘉福道。

后世人或许不知水缸为何物。水缸是陶做的,专门用来盛水或盛泡菜(酸菜)的,内外两面上釉。

王嘉福带着蒋中阳、汪红卫,拿起水桶、扁担,朝公共自来水处,来回三趟,三个人各挑了一挑水,比谁挑的水满。倒入大缸中两挑半水,大缸刚好满,留一水桶放到大缸旁现用。

汪红卫带着王嘉福和蒋中阳走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一家名曰一分利小吃部。

三个人每人点一个菜,汪红卫点又了两盘饺子。他们喝的是大高粱酒。

蒋中阳说出了自己的身世。他因为怕下乡吃苦,为逃避下乡曾躲到菜窖里面四天四夜,妹妹给他用绳子绑着篮子向菜窖里送饭,哥哥用同样一根绳子绑着小桶提屎尿。躲过了街道大妈蹲坑的搜查,后来被标上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坏青年的标签。

为此,父母亲所在的街办企业(街道办事处主办的企业,大集体性质)千合市装潢印刷厂招工时,他作为劣迹青年没被招录,他始终在社会上流荡。

酒喝到半瓶的时候,王嘉福也对两位了解得差不多了。按说蒋中阳和王嘉福还有一点偏亲,蒋中阳的二舅姥爷的闺女嫁给了王嘉福的三爷的儿子,这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成了王嘉福与蒋中阳之间的亲近的抓手,增加了彼此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