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王小二非常高兴,毕竟这个时候,要碰上一个过路人非常不容易。
一眨眼的功夫,王小二便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小步走到村民面前,低头询问道:“老人家,这两条道你可否知道它们各自通向哪里?”
“顺着小民来的方向,便是去往桃源村,右边这条道则是去往桃花……”那吴老汉看见王小二军装在身,便指着两条道,不假思索地回答了起来。
可当吴老汉说到后面时,看着周遭景物,他的语速却变得越来越慢,突然他的眼孔微微张大了一些,好像想起了些什么,长叹一声后,他便埋头不再言语。
说句实在话,一般人在看到别人情绪变化时,便不会再继询问下去,更何况已经知道桃源村的方向,可王小二军卒一个,常年与一群大老粗们混在一起,细心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罕见的优点,简单、耿直则是他们显而易见的标签。
“向右是去往哪里?”王小二继续问了下去。
“我只知道那条路通向蜀州,其余的我也不知道了,你也不要再问我了,我什么也不知道。”
不知为何,那吴老汉丢下此话后,便拿起木棍起身离开,只留下王小二呆呆地站在原地。
可吴老汉还没走几步,便被一块石头不小心绊倒在地,王小二见状,赶忙跑过去将其扶起,并将他搀扶到一块大石上坐好:“老人家,你要去哪里?如果是要回南郑,等我从桃源村回来,我可以载你一程。”
吴老汉看见王小二如此热心,便也渐渐打消了适才对他的不满,开口道:“适才军爷可是问右边去往哪里?”
“正是。”王小二点头应道。
“右边这条道是蜀州通向南郑的必经之路,前面不远处有个村子,名叫桃花村,因其盛产桃花而得此名。”
“原来如此,那老人家可是桃源村人士?”因看见村民是从桃源村的方向而来,王小二故有此一问。
“非也!非也!我原本是想去桃源村借宿一宿,第二日再启程去往长安。”
“哦?”王小二问道,“既然是去桃源村借宿,那你为何又折返回来?”
“适才小民走到半道上,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便想回南郑找一个叫徐青的将军。”
“徐将军?”王小二抚掌笑道,“那可真是巧了,我回南郑后,也要去见徐将军,如果你愿意,不如先在此处歇息,待我从桃源村回来,便和你一起去找徐将军,你看如何?”
吴老汉看见王小二如此热心,简单考虑了一会儿,便点头同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