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面对自己的观众,张小川也是压下对钱胖子的怒气和观众热情的打招呼。
“张小郎,你说的孙悟空的故事太好听了,我和我儿子都都跟喜欢听。”一个中年大叔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朝张小川热情的说道。
“谢谢!”张小川道谢。
“张小郎,后面孙悟空被天庭抓去了吗?”一个观众开始询问故事情节。
“这个我不能说,说了后面就不好听了,如果你们想知道的话,明天还来茶园棚,我说给你们听。”张小川说道。
“张小郎,你很不错。”这时候,一个公子哥带着几个随从从人群外挤了进来朝张小川说道。
见到来人,张小川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原来是李郎君,谢谢李郎君昨日在东家面前替我说话,还谢谢李郎君今日的打赏。”
“不客气,你好好努力,我明天还来听你的评书。”李郎君摆摆手说道,看得出来,对于张小川的态度他很满意。
“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张小川点头说道。
“那就好。”李郎君点点头,就带着几个跟班离开了。
随后,张小川又和一群观众寒暄了一会,这才朝家里走去。
南宋艺人成千上万,能在勾栏里面表演的,无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对于评书这个职业,张小川无疑是很满意的,一天就讲两个小时,其他时间想干嘛就干嘛,贼爽。
只不过现在他的工资有点低,一天才一百钱,如果和南宋百姓平均工资相比,这也算是不错了。
不过对此张小川很是不满足,这就好像是拿娱乐圈明星的工资和普通工厂上班族比一样。
最起码他的收入也要达到他爷爷那种程度才行,这样也才能对得起娱乐圈明星的身份。
以他爷爷的工资,收养那么多孩子,至少并没有饿着孩子,虽然很多孩子都没有衣穿,但能做到这点这点就非常了不起了。
不过张小川相信,他迟早能够跻身一线评书人的行列,到时候他的收入肯定要比张老头多的多。
整个评书界,像象棚,莲花棚那种能够容纳好几千人看戏的勾栏,那里面的评书先生一个月收入上百贯甚至数百贯的,那才是娱乐圈的巅峰。
“老头,这是今天的工钱。”
回到家里,张小川把一串铜钱递给老头说道。
“才一百钱?”接过张小川的钱,张老头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张小川问道。
“只有这么多,钱胖子看我是新人,只给了这么多,我没拿一分钱。”张小川耸耸肩说道。
“好一个钱胖子,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抠门。”张老头用手指搓了搓牙花子,把钱递还给张小川说道:“先去吃饭吧,完了给你赵奶奶送过去,那边快揭不开锅了。”
“好。”听到老头的话,张小川说道:“那我先吃饭。”
吃完饭后,张小川就带着钱来到了赵奶奶家里,这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赵奶奶见到张小川过来,连忙嘘寒问暖,这种态度让张小川很是舒服,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帮这些孩子的原因之一。
张小川不是一个圣人,他自己对于收养孤儿是很不感冒的,如果不是老头的话,他根本不会管这么多,毕竟他刚穿越过来时就是一个孩子,而且脑袋还有些浑浑噩噩的,要不是老头收养他,他的命运还真不好说。
赵奶奶也确实是一个好人,从她知道张小川读过一些书后,就央求张小川教授孩子们知识。
她让孩子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就算不考科举当官,也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对于赵奶奶的一片好意,孩子们也都非常懂事,从张小川几年前开始教他们读书起,就一直非常努力的学习,短短几年时间,大部分人就从开始认字学到了初中的水平,他们这种对知识的渴求以及毅力,简直让任何一个现代人汗颜。
“小川,真是太谢谢你了。”接过张小川的一百文钱,赵奶奶对张小川又是一番感谢。
“小川哥哥。”
“张哥哥。”
孩子们见张小川过来,也顿时围拢了过来,一群人围在他的身边叽叽喳喳,很是热闹。
“都别吵,我和你们小川哥哥还有话要说。”赵奶奶大声朝一群孩子说道。
听到赵奶奶的话,孩子们都很是听话,马上闭嘴。
“小川,趁天色还没黑,还要麻烦你一起去菜市买些粮回来,不然明天可就没米下锅了。”赵奶奶和张小川说道。
听到赵奶奶的话,张小川点点头说道:“好的,那咱们现在就走吧。”
“奶奶,哥哥,我和你们一起去吧。”听到两人的话,附近侧耳偷听的几个孩子顿时说道。
“我也去。”
“我也去,我可以帮奶奶搬东西。”
几个大孩子也朝两人说道。
“好好好,那就一起去吧。”见孩子们非常懂事,赵奶奶很是欣慰。
最后,赵奶奶的选定了几个年纪大的孩子一起离开了院子朝米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