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伦敦之殇(1 / 2)冰汽文明首页

阴郁的伦敦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古怪的脾气。这样小提琴声才会划破迷雾,带来绅士的礼貌和招牌的微笑,这样小姐才可以优雅地撑起雨伞,在雨后的大街上漫步。

只不过飘起鹅毛大雪,深达数尺。

只不过饥肠辘辘,是生存的方寸之间,一别就是永恒。

从十年前开始,冬天的温度都在挑战适应的底线。

科学家们众说纷纭。有的人提出太阳的亮度开始降低,有的人则说是洋流导致。但谁也不知道事情的原因究竟为何。

也不知道为什么寒冷的源头竟是赤道附近。

亚热带和炎热地带彻底变成了地狱,适应温度的植物首先消失,其次是食草动物,接着是食肉动物,生态链的崩溃伴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减少,而沿途的庄稼和牲畜也几乎被饥饿的动物洗劫一空。

贵族们在抓紧和收拢手中的资源和权力,难民会因为忍受不了饥饿、寒冷而暴动。往常平静的生活越来越激烈,军队和警察也出动地越来越频繁。

北上的难民冲击欧洲,欧洲列国竟然认为这是一次发动战争的好机会,因为蒸汽科技带来的庞大力量,他们反复告诫人民,这次冬天是可以度过的。

东面的华夏帝国,在18世纪便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后第二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帝国,首先发表声明。国民可以自发组织队伍,帝国将给每个超过百人的队伍发放一定的物资和载具,帮助其北上。

欧洲发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这便是大航海时代的又一次新式殖民。于是效仿华夏帝国,但本地的参加者却寥寥无几。

而为了疏导难民潮,欧洲政府最终决定组织一部分人继续北上。但大部分都是在国家的干预下进行,首选的是加拿大和俄国,其次便是北极和格陵兰岛。

早在五年前,一部分预料到寒冬的科学家,便央求政府给他们资金,在北极或者格陵兰岛进行避难所的建设。

政府全然不顾,但一部分贵族却对避难所的建设比较感兴趣,于是他们资助了科学组织及团队。

但后面的事情却让投资者们大失所望。

避难所因为无法承受极低的温度,材料变得像豆腐一样脆弱。虽然资源丰富但因为坚冰开采极为困难,没有大型蒸汽机械根本无法运转。

之后政府便有节制地进行投资,使工程的进行异常缓慢。探索团队首先在冰层下发现了受冻的树木,在取材后认为可以直接用作建筑材料,虽然不能承受太高的温度而变得脆弱,但至少可以点燃取暖,搭建两层以下的木质房屋。

而煤炭,这个在工业革命下的黑色黄金,是重点勘察的资源。幸运的是,煤炭储量极其丰富,令国家都为之动容,这才是他们投资的真正原因。

避难所?见鬼去吧!他们所建设的只是矿工们的房屋而已。

但现在情况直转急下,连贪婪的上层贵族都嗅到了其中的冰冷气息,他们终于决定全力支持避难所的建设。

但已经太晚了,寒冬将至。

零下二十度的伦敦,已经被死神笼罩,而眼光独到的贵族们也开始组织逃跑,难民们有些留了下来,而有些则跟随殖民队伍,北上寻找他们的家。

在最后的时刻,一名叫道格的剑桥博士来到英国,希望政府支持他大量的蒸汽核心,用来进行所谓的“新伦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