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城皇宫慈宁宫
自从太子被废,太皇太后的身子就一直不好,时常昏厥。先帝那会儿是个孝子,时常过来探望母亲,但太皇太后一看见他身子就更加的不舒坦起来。
母子两个为了废太子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争吵了无数次,终究还是先帝登基时久,权势大于太皇太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铁血手腕。
自那之后太皇太后的母家被株连,侄子被打残废,老人家一气之下硬是一夜白头,苍老了数十岁不止。
在先帝还在的那几年,太皇太后只能暗地里照顾远在朔州的废太子一二。
此时,先帝已经驾崩近半年,太皇太后从丧子之痛走出来,脸上容颜重新焕发。
“碧鸢,听说前几日太后那边送了个人过去?你可知什么来头?”
碧鸢是从皇后,太后,一直到现在太皇太后,跟随一路走过来的贴身婢女,终身未嫁。
此时听见问话,回想了一番秦亦在京中的传闻,隐去那些不好的事情,笑着开口:“那孩子啊,您也见过呢。当时在宫中,总是来给娘娘您送换洗过后的衣物来。奴婢记得,当时您还夸赞其样貌出众呢。”
“这样子。”太皇太后回想了一番,笑着点点头:“那孩子看着就是个稳重的,当时小小年纪就规矩出众。只是,哀家怎么记得他年纪尚轻,能伺候好韶儿吗?更何况他的嫡母乃是那对母子所出。”
碧鸢摇摇头,“您有所不知,当初他在襁褓之中保住性命乃是皇后娘娘出手相助。在宫中时,您得知他的病重,也让奴婢赐下过衣物,药品呢,要不是有咱们那些药,此时他早已……奴婢听说,他是个懂得报恩之人。”
太皇太后听完点点头,沉思不语。
手撑着额头,一圈圈的揉捏,一盏茶之后,这才对着碧鸢说道:“不妥。哀家放心不下,哀家记得当时东宫之中有几位妾室还活着,是吗?”
碧鸢神色诧异一瞬,点点头:“是呢。当时先帝并不曾迁怒于东宫之人,只是命她们搬到了五台山之上,静心礼佛。”
“那就好。你亲自去挑选一人送去朔州,让她好好服侍韶儿,秦亦再是报恩之人终究是男子,终有服侍不到位的地方。”
看着碧鸢退下去的身影,太皇太后轻轻闭上了双眼。前三年她都因为儿子权势大,没法子帮衬韶儿。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在那儿苦寒之地受苦,现在不一样了。她这把老骨头还是能看护住的。
先从送女人开始吧,之后的事情再慢慢图谋。
她到要看看那对母子皇位能坐稳于否。
勤政殿
殿中此刻坐有两人,一人身穿明黄色衣衫,身材消瘦,眉间眉毛轻轻皱起,脸色愁苦不已,此为当今皇上,废太子的弟弟,明文帝——萧明允。
另一人身穿褐色宫装长裙,两手转动着一串莹白色的佛珠,端坐于殿中主位,面上是一片的悲天悯人,此为原皇贵妃,现当今的皇太后。
“母后,咱们派去的人至今未有消息传达过来。难不成……那人竟没有残废?”明文帝皱着眉头,面色不安的问道。
“慌什么。”皇太后睁开眼睛轻斥,“他废没废咱们不是最清楚吗?当初可是咱们的人下手弄残他的。”
“皇儿,早就跟你说过,废太子那边现在还不是动手的好时机,你怎可私自下令?”
皇太后眼睛瞟了一眼后宫慈宁宫的方向,咬牙切齿的说道:“现如今那老不死的还活着呢,废太子即是那位的亲孙子又是她的侄子,她能不暗中看护着?”
明文帝垂下神色,遮住眼中的狠厉,勾唇浅笑,“母后,朕这不是没思虑清楚,下次绝不再犯了。以后肯定都听您的。”
皇太后满意的点点头,这才露出来到这里的第一个笑容,“明玉不是把她那庶长子送去了吗,你要想杀那废太子还不容易?直接让人给那庶长子送点东西,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能除去他。”
“哀家记得咱们那边也是有人的,对吗? ”
明文帝愣了愣,低头想了一瞬,半响点点头:“那山脚下有一个村庄,里头朕记得就有咱们的人。不过,那是多年之前埋下的棋子了,也不知现在还管不管用。”
“只要有就行,先不启动。”皇太后满意的点点头。
“先派几个侍卫过去看守着,把原来的侍卫调回来,咱们好详细问问情况再说。”
太后闭上眼,转动手里的佛珠:“诛杀废太子一脉不急,先从宫中老太婆开始。”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还差这几年吗?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