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锦锦一进堂屋,正在吃饭的林爱国就放下筷子,有些热情的招呼:“老二媳妇来了啊,饭在锅里,自己去灶屋里舀。这是老二的小儿子吧,长得真像老二,秀菊还不快帮下你嫂子,把你小侄儿抱到里屋床里好让大人吃饭。”
一向在家人面前以沉默寡言、默默苦干老父亲形象示人的林爱国突然热情招呼几乎算是林家半个透明人的周锦锦,还当着全家人的面承认了被李春华当做丧门星、甚至连名字都没取的老二遗腹子的存在,再加上只要一提老二媳妇、遗腹子之类的话就会立即炸锅的李春华也只是面色铁青,眼神怨毒地看了眼周锦锦,连句反对的话都没说。
林鸿富和陈盼娣两口子互相都惊疑不定地对视了几眼,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而林鸿富要不是自个饭碗里只剩下几颗米,而且之前上桌的时候林爱国就说让他们两口子快点吃完好休息,碗也不用他媳妇洗了,他绝对是要留在饭桌前看事情到底会这么发展下去的,更不用提自己的媳妇在桌子下面使劲拧了拧自己的大腿,他还就想就这个空碗死赖在桌上不下来。
“爸妈,我们吃好了,就先回屋休息了,弟妹和小姑你们慢慢吃。”陈盼娣几乎是使出吃奶的劲使劲拽着眼珠子都要粘在林父林母和周锦锦身上的丈夫,才把他从饭桌上弄下来。
走出堂屋门的时候丈夫还有些抱怨,陈盼娣才不管那么多,公公婆婆明显是想跟弟妹单独说些什么事,不想大房掺和进去,这个家虽然以后都是大房的,但现在当家的还是公公婆婆,两人也还算是年富力强,陈盼娣才不会傻了吧唧的去触他们的霉头。
陈盼娣家里七个姊妹,一个儿子,家里穷得叮当响,能攀上十堰村林家这种三餐顿顿见米、每月还能尝尝荤腥的家庭算是祖坟冒了青烟,更不用说当初媒人是准备向比她大一岁的三姐提的这门亲事,要不是她一向善于揣摩父母心思,话不多但每句都能搔到痒处,这门亲事还轮不到她,她们七个姊妹中,就数她嫁的最好。
周锦锦去厨房舀饭回来之后饭桌上就少了大房两口子,厨房锅里是大米夹着米糠的黄白混合物,锅里还剩了大半,她在锅里挑挑拣拣,给自己和俩孩子都舀的大部分都是白米饭,还使劲压了压已经冒尖的饭碗,又添了不少。她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因为一碗夹杂着米糠的白米饭而食指大动,说实话掀开锅盖的时候光是米香味就让她不争气地咽了咽口水。
两个孩子还是头一次见到碗里居然能把白米饭装得满满当当的、甚至还冒着尖,顿时两眼发光、一脸欢喜地接过碗,开开心心的端着碗拿起筷子就先吃了一口大米饭。
十堰村这边的习俗是十二岁以下的小孩不能上桌,所以俩孩子非常自觉地从泡菜坛子里面挑了几根酸菜摊在米饭上当配菜,林曼娜还算是爱干净的,没有像她哥哥一样一屁股就坐在厨房门槛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而是坐在烧火的小板凳上,吃相也比哥哥斯文多了。
李春华看着碗里舀得满满当当的周锦锦,气血一阵上涌,心都在滴血,刚想习惯性的开口训斥,但看着老头子带着些许警告的目光,还是努力忍了下去,毕竟刚刚她回来就跟林爱国说了这件事,被林爱国好好的教训了一顿不说,还特意警告她以后不准再肆意妄为,好好跟周锦锦这小蹄子相处,现在风水轮流转了,造孽啊,她个当婆婆的还要看克死自己儿子媳妇的脸色。
“老二媳妇啊,我也知道我们老林家是委屈了你。但毕竟我们还是一家人,打断了骨头都还连在一起的,你婆婆这个人,就是嘴毒了点,心肠还是很好的,她也向我保证了,以后再也不会对你说那些难听的话了。”
“你要是真的觉得在我们老林家过不下去了,想分家也行,毕竟你还年轻。但这三个孩子又都姓林,你再嫁也不好带三个拖油瓶,我们老林家呢,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会把他们三兄妹养大的。”
周锦锦看着坐在主位上,慈眉善目,一脸理解和支持之色的林爱国,只觉得说不出的讽刺,冠冕堂皇地说些场面话谁不会啊?讲的再好听一句都没提过钱的事,看来林老爷子还真的以为她是以前那个随便哄两句就傻傻上当的软包子吗?
看来自己也不能只是嘴皮子一张一合,还是要拿出点实际行动来证明她刚刚跟李春华说得绝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