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科举舞弊大案(2 / 2)朱标:爹,我没死,惊不惊喜!首页

奉天殿。

今天殿里所有文臣都规矩站着,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

只有方龙椅,朱元璋翻过一张张写着进士的籍贯姓名的单子。

除了严肃,还多出一点点杀气。

最前头,李善长和宋濂早就跪着了。

其它人低着头,不敢言语。

直到朱元璋气得将手中的籍贯信息,往两人身一扔。

“朝廷的第一次恩科,就被你们两人搞成了这个样子!

三十六个进士,全是南方人!

淮河以北的学子一个也没有!

难道我大明,只有半边天吗!”

底下跪着的李善长和宋濂,两人直呼冤枉。

李善长斩钉截铁地说道。

“陛下,这次恩科只以文章出成绩。

阅卷的官员只能看到编号,看不到任何考生的的信息。

何况在阅卷之前,原卷都会经过专人誊抄,字迹完全一样。

誊抄人不参与阅卷,原卷密封到开榜之后才解开。

臣请陛下,以重臣查之。

若有徇私舞弊之举,臣愿意自刎谢罪!”

宋濂紧跟。

“陛下,这次考试绝无舞弊行为。

臣为所有阅卷的官员保证,若有问题。

臣也愿自刎谢罪!”

两人的坚决保证,让朱元璋大致信了。

这是朝堂第一次恩科,谁也没胆子作假。

这里站着的,都是文臣。

他们可不会像马三刀一样,火中取栗。

何况主考阅卷是宋濂,恩科总监是李善长,这两人没有必要。

“事情已经出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尽快平息。”

对于朱元璋而言,最紧要的事态平稳,追查可以稍后。

朝堂人有人发声了。

“禀陛下,臣在来时。

看到诸多学子聚集在茶馆酒楼,大肆谈论此事。

臣恳请陛下,为防事态扩大,立刻追捕这些学子。”

当然有人不同意。

“陛下,臣认为万万不可。

若是首次恩科就出现流血事件,恐对朝堂名誉不安。

臣建议,应当迅速派人安抚,将其封闭在客栈之中。

不允许其返乡,更不允许百姓接触,如此事态可缓。”

这是强硬派和怀柔派,两种不同的想法。

随后,这两方人是吵得不可开交。

一会儿,有人说是此事蹊跷,必有猫腻。

反对的人驳道,两人都是柱国大臣,岂会如此。

有人说应当将文章全部公布,让天下人看看,如此可迅速平定混乱。

反对的人驳道,自来文人相轻,取仕乃是朝堂的事,岂能放于乡野?

朱元璋是听的头晕,双方各执一词。

“吵得好啊!

你们是想把这奉天殿吵翻天吗!

卷子既然外人不能看,你们能看吧!

待会儿把卷子带过来,只有编号,你们每人轮流阅卷。

排个名次,看看这三十六个人,到底取的对不对!

咱给你们管饭!”

随后,宋濂等一众阅卷官员,被带到国子监看管。

李善长被带回了自己的府衙,但也被人看着。

至于朱标,则是偷偷溜走。

他可不想陪着众大臣,苦闷地阅卷。

文言文,看多了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