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出国(2 / 2)妈宝男的妈重生八十年代首页

这时候出国非常麻烦,签证统一要去首都办理护照,手续也十分麻烦。还要去大使馆办签证,不提前个半年都担心不能如期入学。

这次夫妻俩带着女儿一起来告别,这是这么久来,赵秋暖第一次看到李荣的孙女。

她孙女真真长得很像王以旋,性格却和夫妻俩都不像,嘴甜乖巧,爱笑爱闹,有点像李光,这孩子自打来了就一直陪着李荣,比夫妻俩都讨人喜欢。

孙尧夫妻俩一直住在丈母娘家,王以旋的父母是大学教授,家里学习氛围浓厚,也是因为这样的环境,让夫妻俩双双考上了国外的大学。

这在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能有一个留学都了不得,何况两个。

夫妻俩是背水一战,辞掉了公职,自费留学,在这个时代非常具有冒险精神。

她们这次没有打算带女儿走,在国外站稳脚跟之后再带女儿过去,夫妻俩还承诺到时候把李荣也接走。

李荣倒是没在意这些,国外也就小洋楼,她年轻的时候什么没享受过,她可不愿意远离故土。

王以旋把赵秋暖支出去,说要说点家事。

赵秋暖担心夫妻俩来要钱,别把李荣气着了,也就没走远,猫在李荣卧室窗户下支起耳朵偷听着。

在窗外听得声音不真切,她只能关注着李荣的语气,要是说话着急了,赵秋暖打算直接冲进去。

屋内,三人果然商量着要钱的事情。

“妈,你也知道留学费用高,以旋爸妈那边全部积蓄都给我俩了,现在手头还是不宽裕,您这边能不能给我们点支持。”

李荣看着孙尧,心知这话肯定是儿媳教的,但甭管是谁,她也没钱。

她把真真放开,让她到客厅看电视之后,才和夫妻俩说话“我的工资是多少你也知道,我不是爱攒钱的人,我也没什么积蓄,给不了你们多少支持。”

但夫妻俩可没打算那点退休工资“妈,姥爷当时留下来的东西,随便一个我们也能顶好一阵儿了。”

“呵”李荣冷笑了一生“你们这算盘打得精,你也不想想动荡的时候有什么能留下来?”

孙尧抢着说“我看过沈先生的书法,在您柜子里。”

“您也没有把它裱出来,倒不如让我拿走,就是不卖掉送礼也是好的。”

李荣对儿子失望透顶,她爱书爱字,那个字是经历过特殊时期,非常不易才保留下来的,不仅仅是沈先生的真迹,更是她父亲留给她的念想。

看母亲不愿意,孙尧有点着急“妈,这辈子我没求过您,眼下我这实在是需要,就求您这么一回。”

他还说起了往事“再说,打小您也没怎么疼过我,就算是当做补偿,要是我爸在他肯定会同意的。”

李荣痛苦地闭起眼睛,前些日子还和小暖说起儿子,她问心无愧。转过头来,儿子竟拿往事要挟自己。

罢了,也就最后一次,就当是为了丈夫。

她背过夫妻俩,沉声道“那就给你,以后再也不要说我亏欠你了,我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

夫妻俩达成所愿,顿时喜出望外,不顾李荣的失落,立马从柜子里拿出来这来之不易的字。

王以旋上前卖乖“妈,我想着你也需要留个念想,我们特意带来了相机,把这个字拍出来,回头照片打印出来,您依旧能看。”

伸手不打笑脸人,再加上这个主意有的确不错,李荣心里释怀了一些,对王以旋点了点头。

于是夫妻俩忙着把字放到桌上忙活半天,拍了好几张,确定没问题了才收起来。

赵秋暖没听到屋里有动静,想着应该没事,也就回去敲门。

夫妻俩正好忙活完,看到她回来,头一次对她万分热情。

王以旋拉着她的手,殷殷嘱托要照顾好李荣之类的话,这一次说的格外详细又尽心。

李荣在屋里却听不下去,打住她们“以旋,你不用多说,小暖为人我放心。你们两个出国之后务必要认真学习,在外面不要丢了国人的脸。”

夫妻俩连连保证,一定会出人头地。最后王以旋提议拍一张全家福留作纪念,现教赵秋暖怎么使用相机。

1987年11月,由赵秋暖拍出来李荣一家四口的全家福。

此后,夫妻俩去了首都,出国前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一切顺利,再往后的日子联系的越发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