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章 月牙河的两件大事(2 / 2)美丽草原月牙河首页

袁野:那也不能起个原始人的外号儿啊?埋汰谁呢?

其其格:也对啊。萨仁,你当姐姐的要注意点儿啊,塔拉是大小伙子了,将来是要娶媳妇回来的。万一人家一打听你这当大姑姐的这么厉害,哪个姑娘敢进咱袁家门啊?

孟静的脸,突然就像熟透的苹果似的……

除了低头吃饺子的袁野,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其其格向袁振富使了个眼色,抿嘴儿乐了。

袁月亮赶紧说:都说媳妇怕老婆婆的,哪有怕大姑姐的?

“你们别拿我开涮了行不行?今天又不是吃火锅。”袁野提出抗议。

其其格:阿尔斯楞、铃铃,下次来家里啊,咱们就吃火锅。

阿尔斯楞憨厚地一笑,说:婶儿,行。

“你们——都懂几个问题!”袁野小声嘀咕,把碗里的饺子吃了就放下筷子,下了桌儿……

…………

这个寒冷的冬天,月牙河村发生了两件大事,算是为不平凡的2009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是韩黑虎的饭店终于开业了,同时开了月牙河村服务产业的先河。

二是“活字典”格根内退回乡,月牙河村的“老人儿”又能一饱耳福听到久违的评书故事了。

韩黑虎的饭店有着很特别的名字,叫“月牙河蒙古族特色饭庄”,牌匾做得很是大气,装修风格既体现蒙古族风情又赋予乡村特点。开业这天,韩黑虎特意请来特木尔,和自己一起揭匾,然后是鞭炮齐鸣……

不得不承认,韩黑虎是有一定的商业头脑的,开业之际就在红楼市区打出了广告,食客络绎不绝。特别是到了周末,小汽车把院子都占满了。

月牙河村的老供销社终于焕发出了生机,“月牙河蒙古族特色饭庄”成为村子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韩黑虎在家中柜子后面找到一块石头,是之前和哥哥一起从月牙河里捡到了,黄而透明,形如仰天长啸的老虎。很是喜爱,摆在了饭庄的吧台上。他又想起以前捡的那些石头,问爸爸都在哪儿呢,得到的答复是给扔了。韩黑虎觉得有些可惜,却没有生气。直到后来有一天,有客人竟然相中了这块石头,让韩黑虎又嗅到了新的商机……

…………

“活字典”格根还是那么精瘦,根根露肉、条条透风的山羊胡依然那么精神。他头发多少有些花白,却平添了仙风道骨的味道。

家里聚满了老亲少友、左邻右舍。当然包括特木尔、白宝音、袁振富、包牧仁、朴建东、王守会、吴仁青等等,却不见“童氏三魔”……

“活字典”依然独自“霸占”着北炕。小桌一放,醒木一拍,故事开讲:

鹅毛大雪从天而降,

两口子挣抢占热炕。

老头儿要在炕头睡,

老婆儿不让偏不让!

老头儿拿起烧火棍,

老婆儿抄起擀面杖,

双方直打到大天亮。

挺好的热炕——

可惜谁都没睡上!

众人哈哈大笑,仿佛又找回了曾经的记忆

“活字典”美滋滋地捋着山羊胡,又“啪”的一声拍响醒木,说道:

今天,我要讲一讲“家和万事兴”的故事。想当初,舜因尊敬父母、友爱兄弟,被尧选为接班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亲相爱、互相支持,最终成名天下。据晚清文学家创作的长篇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记载,“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圣贤书《论语》也讲“礼之用,和为贵”……

随着一阵凉风由门而入,人们这才发现门口儿又多出了一个人,抄着袖子听得认真,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喜子。

喜子怎么能来凑热闹听评书呢?难道是来送“喜”的?令人奇怪的是,他竟然一点儿都不显老。仿佛是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