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继续说道:“方圆十余里再无别的蜀军,就表明诸葛亮留下这支兵马的目的只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南寨,防止我们南下增援大司马他们。
如此就进一步表明此时诸葛亮的心里更看重与大司马他们的决战,对长安暂无想法,既然他的后手已经用完,那我们可以放手一搏、大举压上了。”
“嗯,分析得很有道理,看来伯济你现在已能摸准诸葛亮的脉搏了。”夏侯儒道。
郭淮道:“都督过誉了,淮也只是久病成医罢了,这两三年被诸葛亮戏耍多次,再不攒出些心得,淮就真的枉食朝廷俸禄了。”
“既然诸葛亮已无别的后手,那是时候让第三队上了。”夏侯儒道:“走伯济,你我这就出城一举破了关兴的营寨。”
“愿随都督杀贼。”
叮嘱颜斐守好城池、随时接应,夏侯儒与郭淮率领三千步卒冲出城门,径往汉军南寨攻去。
魏军又得支援,先前落下去的气势再一次升起,对汉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猛攻,誓要踏破汉军营寨,打开南下策应曹真大军的通道。
此时战场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是魏军主力进攻关兴把守的营寨,一部是夏侯儒、郭淮率领的第三队魏军与刘敏部在侧翼捉对厮杀。
两军刀来剑往、枪挑戟刺,打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不一会儿死尸倒下一地,一重叠着一重,仿佛人间炼狱。
关兴身穿重恺,挥舞长刀,冲进敌群左劈右砍,数息之间便有十多个魏兵死于他的刀下。此刻涌进营寨的魏军越来越多,他不得不亲自上阵厮杀,鼓舞军心。
“兄长,你怎么还没到?我这里快撑不住了。”
眼见四周魏军如潮水般涌来,杀得将士们连连后退,纵然关兴晓得诸葛亮早有布置,可援军迟迟未来,此时他的心里也不由自主地泛起了嘀咕。
十余里外的旷野上,四千汉骑正在飞速狂奔,打头之人正是关兴念叨许久的杨清。关兴心里焦急万分,杨清却是比他更急,不断催促众军加速赶回长安。
之前诸葛亮率大军离开长安时,便先一步派人给杨清送去了密信,命他率本部骑兵从东面兜一个圈子返回长安截击出城袭营的魏军。
原来诸葛亮并没有像郭淮估计的那样对长安暂时置之不理,他虽率汉军主力南下与曹真决战,但同时也利用这件事设下了一个引蛇出洞的计划。
诸葛亮故意只留关兴部监视长安,就是想以关兴部为饵引诱夏侯儒等人出城偷袭,以便趁机将其全歼或者歼其一部,如此就可降低攻城的难度、减轻己方的伤亡。
为了把戏演得像模像样,不仅他本人真的率三万多汉军大张旗鼓地离开长安,而且他还故意让刘敏带着三千兵马藏匿在长安附近,装成唯一的后手,以降低夏侯儒等人的戒心。
当然引蛇出洞只是第一步,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长安才是最后的关键。为了瞒过魏军的斥候以及提高回援的迅速性、突然性,诸葛亮决定动用骑兵作为回师长安的主力,于是便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杨清和赵云。
杨清率领本部骑兵从东面迂回,而赵云则率五千散骑、武骑在途中脱离诸葛亮大队从西面迂回,两支骑兵加起来几有万人,就算长安魏军倾巢而出,也足以将其击破。
杨清收到密信后便让张嶷、俞射带着步卒上前下寨,以扰乱正面对峙魏军的视线,接着他又把自己的将旗和一千骑兵留在了前线,这一千骑兵在冯冲的带领下广布旗帜、来回走动,扮成人数不少的样子,更添几分迷惑。
虽说最后还是被张合等人发现有部分骑兵脱离了战场,但就算他们会派人去长安报信,杨清也料定他们终究是晚了一步,毕竟己方布局周密、行动迅速,已然占得先机。
果然直到杨清引军抵近长安后魏军的斥候方才把这个消息报予夏侯儒知晓,可数里距离对于骑兵来说转瞬即至,还未等到惊慌失措的夏侯儒下达撤回城中的命令,数千汉骑就已杀到了他的面前。